健康
健康频道 > 纵隔间叶源性肿瘤及其他肿瘤 > 正文

纵隔间叶源性肿瘤及其他肿瘤有哪些症状?

二、纵隔纤维组织源性肿瘤

纤维组织肿瘤由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所组成,根据分化和成熟程度分为良性及恶性,纵隔纤维原性肿瘤非常罕见,国内上海市胸科医院至1990年共收治1796例纵隔肿瘤,其中纤维原性肿瘤只有17例,其他仅有散在病例报道,目前,习惯将这类肿瘤分类为纤维瘤病,纤维肉瘤及恶性纤维性组织细胞瘤。

1、纵隔纤维瘤病:是一种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由胶原纤维和成熟纤维细胞组成,病因不明,可能与一些炎症或肿瘤产生的活性物质有关,也可能是一种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大体形态上无明显边缘,呈弥漫性结节性增生和结节状增生。病人多为中年人,临床症状主要因胸腔纵隔内各脏器受到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和压迫而引起,可包绕主动脉弓、气管、支气管、心脏等,往往因上腔静脉受阻而被注意,其他尚有胸痛、发热、吞咽困难、声嘶、血沉加快等表现。肿瘤不发生转移,治疗应采取完全切除,切除不彻底会局部复发。

2、纵隔纤维肉瘤:病因不明,在纵隔者罕见,多位于后纵隔,肿瘤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大,一般有假包膜。分化良好者切面呈灰白色,质地坚韧,有漩涡状结构。分化差的切面如鱼肉状,质地柔软,可见出血坏死,镜下主要由梭形的成纤维细胞组成,并含有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部分区域显示黏液样变,可见核分裂象,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形性。

3、纵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老年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只有极少数的病变是原发于纵隔。男女发病无差别,后纵隔多见,其次为中纵隔,通常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但国内有人统计认为原发于纵隔内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有包膜的较多,肿瘤可生长的较大,通常呈结节状,切面呈灰白色鱼肉状,也可为黄色或黄褐色,较大肿瘤常伴出血坏死和囊性变,如纤维成分多,质地较硬,含较多黏液成分时,呈半透明黏液样。

上一页2/5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