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资生丸:具有健脾化湿,消食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属脾胃虚弱,湿阻中焦者。1~3岁每服0.5~1g.3~6岁每服1~2g,6岁以上每服2~3g,每日3次。5.人参健脾丸:具有健脾养胃,消食除胀的功效。适用于营养不良属脾胃虚弱者。1~3岁每服1/2丸,3~6岁每服1丸,6岁以上每服2丸,日服2次。
三、专方验方
1、磨积散:鸡内金30g,生谷芽30g,焦麦芽30g,生黄芪25g,胡连12g,五谷虫30g,蜣螂30g。共研细面。每晚服3~6g,以红糖水调服。用于营养不良属脾虚食积者。
2、加味三甲散:制鳖甲15g,制龟板15g,炮山甲15g,鸡内金15g,炒大白15g,砂仁6g,番泻叶1.5g。共为细面。1岁以内每服0.5~1g,1~3岁每服1.5~2g,3~6岁每服2.5g,日服3次。用于营养不良属积滞伤脾者。
3、八仙膏:鸡内金9g,焦山楂9g,神曲9g,麦芽9g,怀山药9g,芡实9g,薏苡仁9g,莲子肉9g。焙干共研细面,加入面粉500g,芝麻1OOg,红糖50g,烙焦饼食用,量不限。逞用于营养不良属脾胃气虚,食滞内停者。
4、羊肝散:鲜羊肝500g,白术、海螵蛸各150g,茯苓、淮山药、鸡内金各1OOg,甘荜30g。羊肝蒸熟晒干炒黄,海螵蛸去硬皮切成蚕豆大炒黄,余药均以文火炒黄,共为细末。1~2岁每服2~3g,3~4岁每服4~5g,5~6岁每服6g,日服2~3次。用于治疗小儿重度营养不良。
5、加味消积散:人参1Og,制附子6g,僵蚕6g,鸡内金1Og,槟榔1Og,神曲1Og,麦劳1Og,山楂15g,甘草6g。共研细末。1~3岁每次0.15~0.3g,3~6岁每次0.3~0.5g,6~9岁每次0.5~1.Og,9~12岁每次1.0~1.5g。每日3次。适用于营养不良属气血两虚者。
四、针灸疗法
1、体针:取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脾俞、胃俞、肾俞穴。用毫针刺,中等刺激,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刺四缝:取双手四缝,局部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毫针针刺,约1分深,刺后挤出粘性黄色透明液体。每日或隔日1次,直至针后无液体挤出为止。
3、推拿:推补脾经、运内八卦、揉足三里、揉中脘、推三关、推补大肠、摩腹、揉脐、捏脊。便秘加推下七节骨,腹胀加拿肚角,食积者加揉板门。每日推拿1次,7次为1疗程。
4、贴敷:将桃仁、杏仁、生山栀各20g,晒干研末,加冰片、樟脑各1g和匀,制成疳积散。每次取药末20g,用鸡蛋清调拌成糊状,敷布在两侧内关穴。纱布包扎,不宜太紧。24小时后除去,3天敷1次,连敷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