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年龄和调节均可使晶状体前表面凸度增加,与虹膜接触面扩大,增加了瞳孔阻滞力。可堵塞房角(例如高褶虹膜),或虹膜在收缩时远离小梁网,使房角加宽。有这种结构的眼睛在瞳孔散大时可以见到晶状体突入甚至于超过瞳孔缘。这时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能很容易地看到虹膜与晶状体相贴的现象。缩瞳药引起的睫状肌收缩使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前表面前移、变突、变厚,也使瞳孔阻滞力增加。
③晶状体-虹膜隔前移:通常情况下晶状体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晶状体脱位、肿胀时,其前表面前移,前房变浅。俯卧可使整个晶状体-虹膜隔前移,眼后部出血,肿瘤,眼球后部内容物增加以及巩膜环扎术后眼球内相对容积变小等,均可将晶状体-虹膜隔推向前方,房角随之变窄。
④小眼球,小角膜,眼前节窄小,晶状体相对过大:有人统计,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平均眼轴较正常人短1mm,晶状体前表面与角膜内皮距离减少1mm。临床常见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生于远视眼、小眼球者。
⑤虹膜因素:虹膜质地及厚度对青光眼有一定影响。松软的虹膜比坚韧的虹膜更容易膨隆。亚洲人和黑人的深棕色虹膜较厚而韧,容易发生缓慢关闭。瞳孔括约肌收缩时产生两个力,一个力平行于虹膜平面,另一个力向后压向晶状体。这两种力也直接影响了瞳孔阻滞力。在瞳孔散大初期,瞳孔开大肌和色素上皮的移动速度比虹膜基质快,拖着瞳孔缘的括约肌向后压迫晶状体,瞳孔阻滞力增加。另外,瞳孔散大时周边虹膜堆积于房角,皱缩的虹膜也增加了其本身的厚度,加上已存在的房角狭窄和虹膜膨隆,就很可能发生房角关闭。虹膜与房角的关系很复杂,当虹膜根部短而房角窄,虹膜皱缩时会堵塞房角(例如高褶虹膜),也有的虹膜在收缩时远离小梁网,使房角加宽。腱状体的大小及其与虹膜的关系似乎决定着瞳孔阻滞和高褶虹膜两者在发病中所占的比例。当瞳孔散大时,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虹膜-角膜夹角的大小。虹膜的弹性决定了当瞳孔阻滞时虹膜膨隆的程度,弹性越差,受后房压影响时膨隆的程度可能越重。瞳孔收缩增加虹膜的紧张度,使周边部展平,缓解了房角的拥堵现象。然而,如果瞳孔阻滞没解除,虹膜膨隆就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