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 > 正文

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是怎么引起的

(2)病原体直接侵入上皮细胞:并在上皮细胞繁殖,破坏,进而进入固有层继续繁殖,并引起肠的炎症反应,导致肠黏膜弥漫性水肿,充血,肠腔内含黏液血性渗出物,黏膜坏死,形成浅表溃疡。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特征。以细菌性痢疾为代表。属于这类腹泻的还有:沙门菌肠炎,弯曲杆菌肠炎,耶菌肠炎,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肠炎(EIEC),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EHEC)肠炎及阿米巴痢疾等。

(3)破坏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病原体以破坏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为主要机制的腹泻。这类病原体主要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肠上皮细胞变形,不规则,形成绒毛空胞,上皮细胞脱落,新生之肠上皮细胞功能不健全,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出现吸收不良现象。这类腹泻的特点为:①禁食可减轻腹泻。②肠腔内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③粪内未吸收的电解质和其他物质形成其渗透压。大便内可含有较多脂肪成分。这类腹泻也以水样便为主。属于这类腹泻的疾病有:轮状病毒、肠腺病毒,诺瓦克病毒等所致的腹泻。此外致病性大肠埃希杆菌(EPEC)肠炎,隐孢子虫肠炎等也属于这一类。

感染性腹泻,病原复杂,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发病机制也不是单一的,不少疾病同时通过几种机制而引起腹泻。

2、非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机制

上一页3/6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