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分期
从发展的自然过程,一般比较缓慢,小婴儿也有起病较急,以惊厥为首发症状,病程可分4期:
1、早期(前驱期):见于起病的1~2周,表现性格改变,易激惹及结核中毒症状,婴幼儿前驱期可很短或不明显就进入脑膜刺激期,年长儿继而出现呕吐,头痛。
2、中期(脑膜刺激期):约1~2周,从烦躁,嗜睡,表情淡漠,尖叫,继而呕吐,头痛伴体温升高,出现典型的脑膜刺激征,或出现脑神经障碍,也可出现脊髓受损及神经精神障碍,病情发展可出现抽风,抽风后神智清楚。
3、晚期(昏迷期):约1~3周,常于起病2周后,以上症状加重,弛张高热,意识模糊,抽风,或于抽风后即进入昏迷,颅内压增高及脑积水症状明显,可出现脑疝危象,常伴有脑性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或代谢性酸中毒等。
4、慢性期:病儿经过不规则治疗,或经过正规治疗效果不显著,或有部分原发耐药,使病程迁延达3个月以上,多有发热,脑膜刺激征,脑神经障碍及颅压增高和脑积水症状,脑脊液可见蛋白细胞分离。
以上分型,分期对诊断,治疗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三、临床症状
起病比较缓慢,临床症状可分为两大类:
1、一般结核中毒症状:午后发热,精神萎靡不振,性格改变,纳差,消瘦,盗汗,便秘,婴幼儿可为腹泻。
2、神经系统症状:
①脑膜刺激症状:有头痛,呕吐,颈抵抗,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及有踝阵挛等。
②脑神经损害症状:面神经麻痹可较早出现且较多见,占所有脑神经损害发生率的首位,主要表现为面肌不对称,一侧鼻唇沟较浅,其次为动眼神经障碍也可在早期出现,表现为眼睑下垂,外斜视,瞳孔不等大,其次为展神经,视神经障碍,也有一些病儿后组脑神经也可受累,但多发生在晚期的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