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正文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治疗方法

一、抗凝血药:尽管近20多年来的某些研究对vonMichel(1878)提出的血栓说持有异议,但抗凝血药物仍为本病治疗的首选药。

1、纤维蛋白溶解酶:此类制剂包括尿激酶、链激酶、纤维蛋白溶酶、蛇毒抗栓酶等。其中尿激酶无抗原性,使用前不必作过敏试验,毒副作用较小,故最常用。

尿激酶:能直接激活血浆及血浆块中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解酶,提高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从而使血栓溶解。常用剂量为1万Iu,加入低分子右旋糖苷250~500ml内静脉滴注或加入生理盐水20ml内静脉注射,一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亦可以100~150Iu溶于0.5~1ml生理盐水内作球后注射,一日或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

2、抗血小板凝集剂:常用的该类制剂有乙酰水杨酸肠溶片及潘生丁。前者可抑制胶原诱导血小板凝集和释放二磷酸腺苷(adenosine,ADP),有比较持久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一日1次,饭后服50~75mg。后者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从而减少其聚集。每次口服25~50mg,一日3次。

3、肝素、双香豆素等亦有抗凝血作用,现已少用。

二、血液释释疗法:等容血液稀释疗法的原理是降低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及改善微循环,由肘静脉抽血400~500ml,加入灭菌枸橼酸钠75ml抗凝,高速离心分离血细胞和血浆。在等待过程中,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苷,然后将分离出来的血浆输回给患者。每隔2~3日重复1次,共3~6次。至红细胞压迹降至30%~50%为止。有血液病(如白血病、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重要脏器疾病(如严重冠心病等)、急性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者禁用。

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1万~4.5万)静脉滴注,一日1次,每次500ml,10~15次为一疗程。也是一种血液稀释疗法。除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外,还能改变静脉管壁内膜损害处的电荷,阻止血小板沉着。

上一页1/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