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免疫抑制剂均未获得用于乳腺癌的适应症,但在乳腺癌领域开展的临床试验已崭露头角,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一起来看看研究成果吧。
旗开得胜!免疫抑制单药疗效显著
目前单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试验均为Ⅰ/Ⅱ期研究,样本量较少,无对照组,但帕母单抗、阿特珠单抗及阿维单抗均显示了一定的有效性,在PD-L1阳性表达的人群中获益更加显著。
有趣的是,在凶险的三阴性乳腺癌中,帕母单抗也可以获得很好的反应率,这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更有希望的方法。表1为截至目前获得的研究成果,长期随访数据尚未报道。
一路开挂!联合化疗或内分泌反馈喜人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免疫抑制剂单枪匹马征战乳腺癌已经初步获得喜讯,那么和其他疗法联合,疗效如何呢?相关的临床试验同样仍处于Ⅰ/Ⅱ期研究阶段,但胜利的旗帜已在招展。
帕母单抗联合艾瑞布林用于转移型三阴性乳腺癌的客观反应率达33.3%,且一线治疗的客观反应率要高于二三线治疗,阿特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获得了类似的结果,这有可能意味着越早使用免疫抑制剂越能获得更好的预后呢?
上文提到,免疫抑制剂用于PD-L1阳性表达人群中的效果更好,但在NCT02513472及NCT01633970两项研究中,反而是PD-L1阴性患者获得了更高的客观反应率,由于样本量小,无对照组,这是留给医疗科研界的一大疑问,静待更远期的临床数据吧。
不过,也有憾事。以CTLA-4为靶点的在研药Tremelimumab用于乳腺癌未获得反应率,完全无效。
而IMP321是以LAG3为靶点的新型免疫抑制剂,联合紫杉醇用于进展期未治疗的乳腺癌暂时获得了50%的客观反应率,用于ER+/HER2-型乳腺癌尚未获得试验结果。
稳!新辅助治疗也能hold住
帕母单抗应用于乳腺癌的成就可谓是一路高歌,既然单药、一、二线联合化疗均有一定效果,那么使用时间再提前到新辅助治疗阶段会如何呢?
I-SPY-2研究证实:
4周期帕姆单抗联合紫杉醇在全部HER2-分子特征点中呈现有效性。
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预测部分反应率为对照组3倍(60% vs 20%)。
HR+/HER2-乳腺癌中部分反应率几乎是对照组3倍(34%vs13%)。
另一项研究KEYNOTE-173也证实了帕姆单抗联合新辅助治疗的有效性。
免疫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获得初步成功,未来能否真正应用于乳腺癌,为患者谋福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