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症状文章 > 乳腺癌 > 正文

乳房保健切勿走进乳癌“陷阱” 乳腺癌不是“一刀解千愁”

有了漂亮的心,自然会有漂亮的人生

【故事讲述】俱乐部成员珠珠自述:2008年12月22日,我被确诊为乳腺癌,当时精神几近崩溃,是亲人和好友的问候,特别是医护人员及时的诊治和心理疏导,慢慢我能坦然面对现实。2009年2月3日,我手术成功;同年10月20日,我参加了湘江粉红丝带康复交流活动;2010年4月,我又荣幸参加“首届上海国际乳癌康复论坛暨第三届全球华人乳癌病友组织联盟大会”,结识很多国际上的乳癌康复者,最重要的是,让我的内心世界也因此变得宽容、平和、宁静、阳光,并坚信:人有一颗漂亮的心,自然会有一个漂亮的人生。

【专家宝典】“精神抑郁易得乳腺癌。”李赞表示,如乳腺增生多年不愈、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经常生气及情绪不好等,最易致乳腺癌。

我们的患者一旦得了乳腺癌,她自己会觉得一生将永远地被改变,她的整个世界也将被改变。她需要了解那一纸诊断书的含义,比如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等,以及治疗和康复所需的时间。

她会惊讶地发现,这一诊断会怎样影响她的职业、恋爱、婚姻、孩子,还有父母。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让她尽可能把“癌症”抛到九霄云外,让她们的脸上看不到悲痛与绝望,看到的是与乳房无关的健康与美丽。

乳腺癌切除,不是“一刀解千愁”简单

【专家宝典】有人觉得,既已患上乳腺癌,那就“一刀解千愁”,保命要紧。对此,李赞表示,乳腺癌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治疗上,必须是科学的综合结合,尤其是内分泌治疗,对于预防乳腺癌术后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存、提高其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念也在进步中,有不少乳腺癌患者提出“保乳”要求,当然,只要符合手术要求,医生就应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性格、夫妻感情以及社会地位,与之共同讨论,由病人自己做出最终决定。

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保乳”适宜人群为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病人,尤其适合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3厘米,且乳房有适当体积、术后能够保持良好乳房外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李赞呼吁:“其实,每位女性都应像关心脸蛋一样关心自己的乳房,目前乳腺癌是全球第一‘红颜杀手’,希望有更多普通人能主动学习乳房保健知识,如病人的丈夫、父母、兄弟姊妹、亲朋戚友等。”

上一页4/4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