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1、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由柯萨奇A组病毒(A1~A6,A8,A10,A22)所引起,其他A组病毒,B1~B5病毒较少见,常见于1~7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呈散发性发病或流行暴发,同一患者可重复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的本病。
潜伏期3~6天,平均约4天,常以突然高热(可达40℃以上)开始,伴严重咽痛,吞咽困难,唾液分泌增多,胃纳减退,乏力等,约1/4患儿有呕吐及腹痛,有时有头痛,但全身肌痛则不显著,除咽痛外,其他呼吸道症状如鼻炎,咳嗽等均少见,惊厥偶见。
初起时咽部充血,可见到分散而比较典型的口腔病变,表现为灰白色丘疹或斑疹,直径约1~2mm,四周绕以红晕,此种黏膜疹多见于咽门前柱,软腭边缘,腭垂(悬雍垂),扁桃体等处,但不出现于牙龈,颊黏膜及舌面,因此与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有显著不同,疹数多少不等,自1~2个至10~20个,平均为5个左右,2~3天后周围红晕扩大,颜色加深,水疱变大并成为直径不超过5mm的灰色或黄色溃疡,部分病例有新疱疹成批出现,故可同时看到疱疹及溃疡,颈部淋巴结不肿大或轻度肿大,个别女性患儿在阴道黏膜处出现同样疱疹,并发症少见,偶有发生腮腺炎,脑膜炎等。
本病的热程为1~4天,平均为2天,退热后全身及局部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患者大多于4~6天后完全恢复,偶或迁延至2周之久。
鉴别诊断:应与单纯疱疹病毒性龈口炎相鉴别,后者可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柯萨奇病毒感染具季节性,常造成流行,其疱疹分布区域也较特殊(不见于牙龈,颊黏膜等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一般呈散发性发病而无季节性。
2、无菌性脑膜炎
肠道病毒是无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占所有病例数的90%以上,在温带,肠道病毒引起的脑膜炎好发于夏季;在热带,则全年发病,呈地方性,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尤其是1岁以下婴儿,柯萨奇病毒中80%可引起本病,常见的血清型为B2~B5,A7和A9,各型的潜伏期不同,如A9为2~12天,B5为3~5天,但各型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