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检测阳性
狂犬病在初期得到治疗的话,将使治愈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诊断标准对此尤为重要,正确的诊断标准能够让我们快速辨别出狂犬病,是病患者能够得到尽早的治疗。以下便是对此的介绍。
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
询问是否被以下动物咬过,需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如人、貓、狗、雪貂、浣熊、臭鼬、狐狸、狼、熊、蝙蝠、馬等动物。已属发作阶段的病例,根据患者过去有被狂犬或可疑狂犬或猫、狼、狐等动物咬伤史,诊断即可初步成立,如能了解被咬伤情况及该动物的健康状况,则对诊断本病更有价值。如不能确定咬人的犬或猫是否患狂犬病,应将动物关在笼内饲养,如动物在7~10天内不发病,则一般可排除动物有狂犬病。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如兴奋、狂躁、恐水、怕风、咽喉肌痉挛、大量流涎、瘫痪等,即可作出狂犬病的临床诊断。对症状不明显者特别注意有无“三怕”(怕水声、光、风)现象,必要时用扇风、倒水和亮灯试验,狂躁症状不明显应注意咽肌水肿和毛发竖立现象。如生前免疫学抗原、抗体的检测阳性,死后脑组织动物接种及神经元胞质中发现内氏小体则可确诊。
2.检测诊断:
A)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12~3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
B)内基小体检查:从死者脑组织印压涂片或作病理切片,用染色镜检及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内基小体,阳性率约70~80%荧光抗体检查法:取病人唾液、咽部或气管分泌物、尿沉渣、角膜印片及有神经元纤维的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狂犬病毒抗原。
C)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狂犬病毒抗原:可供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之用。如病人能存活1周以上则中和试验可见效价上升,曾经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中和抗体须超过1:5000方可诊断为本病。
D)病毒分离:病人唾液、脑脊液或死后脑组织混悬液可接种动物,分离病毒,经中和试验鉴定可以确诊,但阳性率较低。
通过以上对狂犬病的诊断标准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对此有个比较深刻的了解。正确的诊断标准有时能够为病患者得到尽早的治疗提供先机。感谢大家观看小编的文章,希望该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得了狂犬病
现在家庭中都会养一些宠物,那有的人就是单纯的喜欢,有的却是因为寂寞。但是在养宠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另一方面要注意宠物的一些饲养方式。不要因为方法不对,被宠物攻击等等。家里一般常养的就是各种类型的狗狗,那如果人得了狂犬病一定会死吗?
1.狂犬病它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伤口深浅(伤口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清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
2.狂犬病被称为无法治愈的癌症,死亡率是百分之百的。
如何预防狂犬病
1.管理传染源
对家庭饲养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管理流浪动物。对可疑因狂犬病死亡的动物,应取其脑组织进行检查,并将其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食用。
2.正确处理伤口
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20%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伤口较深者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持续灌注清洗,力求去除狗涎,挤出污血。一般不缝合包扎伤口,必要时使用抗菌药物,伤口深时还要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3.接种狂犬病疫苗
预防接种对防止发病有肯定价值,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人一旦被咬伤,疫苗注射至关重要,严重者还需注射狂犬病血清。
(1)主动免疫①暴露后免疫接种一般被咬伤者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针,共5针。成人和儿童剂量相同。严重咬伤者(头面、颈、手指、多部位3处咬伤者或咬伤舔触黏膜者),除按上述方法注射狂犬病疫苗外,应于0天、3天注射加倍量。②暴露前预防接种对未咬伤的健康者预防接种狂犬病疫苗,可按0、7、28天注射3针,一年后加强一次,然后每隔1~3年再加强一次。
(2)被动免疫创伤深广、严重或发生在头、面、颈、手等处,同时咬人动物确有患狂犬病的可能性,则应立即注射狂犬病血清,该血清含有高效价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直接中和狂犬病病毒,应及早应用,伤后即用,伤后一周再用几乎无效。
大家在养宠物的过程中,要经常给宠物洗澡消毒,毕竟是牲畜类的动物,身上都会有细菌,所以大家如果饲养,就要做到这些方面。不然出现情况再后悔就来不及了,在上述内容中为大家解释了狂犬症的危害性,所以人得了狂犬病一定会死吗?大家可以认真阅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