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喉痹 > 正文

喉痹的中医辨证疗法

4、脾胃虚弱,咽失温养 临床表现:咽部干灼不适,吭喀微痛,痰黏不利,异物感,脘腹胀闷,纳呆便溏,少气懒言,气短乏力,四肢倦怠,稍遇寒凉咽痛加重。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升清利咽。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若咽部脉络充血,咽肌肥厚者,可加丹参、川芎、郁金以活血行气;痰黏者可加贝母、香附、枳壳以理气化痰、散结利咽;咽干较甚、苔干少津者,可加玄参、麦冬、沙参、百合等以利咽生津;易恶心、呃逆者,可加法夏、厚朴、佛手等以和胃降逆;若纳差、腹胀便溏、苔腻者,可加砂仁、藿香、茯苓、薏苡仁等以健脾利湿。

5、脾肾阳虚,咽失温煦 临床表现:咽部异物感,微干痛不适,痰涎清稀量多,哽哽不利,咽部冷痛而欲热饮,畏寒肢冷,腰膝冷痛,面色苍白,夜尿频多而清长,五更泄泻,舌质淡嫩,舌体胖,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补益脾肾,温阳利咽。 方药:真武汤合附子理中丸加减。方中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干姜、附子温补脾肾之阳气;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化痰祛浊;甘草调和诸药。若腰膝酸软冷痛者,可加枸杞子、杜仲、牛膝等;若咽部不适、痰涎清稀量多者,可加半夏、陈皮、茯苓等;若腹胀纳呆者,可加砂仁、木香等。

6、痰凝血瘀,邪滞咽喉 临床表现:咽部异物感、痰黏着感,咽微痛,咽干不欲饮,兼有恶心呕吐、胸闷不适,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微黄,脉弦滑。 治法:祛痰化瘀,利咽散结。 方药:贝母瓜蒌散加味。方中贝母、瓜蒌清热化痰润肺;橘红理气化痰;桔梗宣利肺气、清利咽喉;茯苓健脾利湿。可加赤芍、丹皮、桃仁活血祛瘀散结;若咽部不适,咳嗽痰黏者,可加杏仁、紫菀、款冬花、半夏等。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