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肝癌与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首先,长期酗酒是损害肝脏的第一杀手。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可引起肝硬化,并发展为肝癌。其次糖尿病作为生活方式病正在成为肝癌的另一大潜在群体,糖尿病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要比普通人增加两到三倍。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抵抗所致脂质代谢障碍,其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地利用,脂蛋白合成出现障碍,最终使脂肪酸在肝内存积下来,并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由于身体里胰岛素含量较高,脂肪酸的线粒体b氧化过程被抑制,肝脏被慢性炎症反复刺激之后,极易癌变最终导致肝癌的发生。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肝炎,这一几率还将大大增加。另外,吃霉变的花生、玉米以及用地沟油炸出来的油条也可使肝癌的发生率增加33%至66%。因此,中年男性做到起居有规律,适当锻炼和保持乐观的情绪,保持劳逸结合的工作状态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肝癌不可或缺的前提。
八成肝癌者有肝病史
监测乙肝丙肝减少癌变几率
肝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这些传染性疾病密切关联,再肝癌病人中,有乙肝等肝病史的患者占80%左右,乙肝感染者发生肝癌的概率较无乙肝感染者高数十倍。而丙型肝炎病毒被认为是发达国家肝癌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但近年来丙肝感染诱发的肝癌病例在我国有上升趋势。
专家认为,预防肝癌必须建立综合预防体系。首先是加强疫苗接种,预防与控制各类肝炎,这无疑会对肝癌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同时建议成年人在确定没有携带乙肝、丙肝病毒的情况下,也要注射肝炎疫苗。
肝癌首次治疗很重要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肝癌的5年生存率已明显提高,直径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接近50%,小于2厘米的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更高达70%,肝癌已由“不治之症”转变为“部分可治”。
如果失去了手术机会,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有局部治疗如介入的血管(封堵)栓塞、射频、微波、冷冻以及靶向治疗等。肝硬化比较严重而肿瘤较小的患者,可以选择酒精注射、微波、射频消融等微创治疗。因肿瘤巨大切除困难或病灶较广泛的,可选择介入治疗,部分病人肿瘤可能缩小而获得二次手术切除的机会。对于肝硬化严重、无大的管道侵犯的肿瘤、无远处转移的情况下也可选择肝移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