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临床统计数据,仅有3%的烟民依靠自身意志力戒烟成功。马克·吐温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戒烟一点也不困难,这不过是我第一千次戒烟而已”。为什么戒烟如此之难?
对此,崔立谦博士表示:烟瘾作为一种精神依赖疾病,需要药物辅助加以治疗。由于尼古丁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成瘾深度会非常深,仅依靠个人意志力很难成功。而服用戒烟药物后,能帮助戒烟成功。
名人广告效应阻碍戒烟运动
除戒烟门诊外,崔立谦博士也坦诚,当前不少“隐形”的烟草广告也给戒烟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使得意志力本来就不坚定的戒烟者的戒烟决心进一步削弱,导致开展戒烟工作困难重重。
今年来,各种传播媒介上关于烟草“隐性广告”争议不断,包括“烟草小学”“烟草广告”“烟草福利院”等,烟草行业披上“公益性”的外衣后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使得烟民进一步对烟草的认同度进一步提高,美化吸烟行为,放弃戒烟的努力。
疑问一:为什么伟人抽烟反而活更长?
网络上经常流传一个段子,讲的是各个名人喝酒抽烟与长寿的故事,其中张学良的故事最为人所称道,其“抽烟、喝酒、多女人”,却活到了百岁,其他不抽烟不喝酒的名人反而去世更早,为什么?
戒烟专家表示:这种论调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中国每年因烟草直接、间接死亡人口高达数百万,有三分之一的呼吸系统疾病直接与吸烟有关,烟民每年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治疗咳嗽、哮喘、肺气肿等疾病。由于张学良的“名人效应”,很容易使烟民抓住个案不放,反而忽视了每年被夺去生命的一百多万肺癌患者。
疑问二:为什么医生自己也抽烟?
对于戒烟门诊的专家们来讲,这个问题尤为尖锐。
据戒烟专家的分析,医生并非不懂抽烟的危害,而是与其他人群一样,明知烟草危害,而难以彻底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