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疗效:
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浓度,全程监控疗效。
如果检查数值没有降,就说明患者的肿瘤依然有残留;或者靶向治疗已产生了耐药性;或者患者对化疗的药物不敏感等,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监测复发:
定期验血,早期监测肿瘤是否复发。
第一年内,检测时间隔3个月—6个月为宜,以后可逐渐延长到一年;如怀疑复发时,须每月或更短时间测定一次。
4发现癌症要“分期治疗”
个案4:有位肺癌患者,确诊为肺癌后,立刻要求手术,希望赶快把恶魔的大本营给彻底端掉。
如此认为“只有手术,才是癌症的根治手段”,放弃“分期治疗”,急于开胸手术的,大有人在!
何为“分期治疗”?
即,根据肿瘤的大小、对邻近脏器的侵犯程度、有没有肺外转移等情况,将癌症分为I期、II期、III期和IV期,老百姓习惯叫早期、中期、晚期。
早、中、晚期的治疗手段、原则等,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不按“临床分期”,就把某种手段用在患者身上,那患者就有可能被“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如,一位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如果强行进行肺部肿瘤的外科手术,很可能几个月后会死于脑转移;若是肺癌早期患者,没有进行手术切除,则必然发展为晚期。
个案4的癌症分期为B。
医生认为他不能手术,因为他的长在肺上的肿瘤,不仅个大,而且侵犯周围重要血管;同时在他的食管附近发现淋巴节肿大,也就是说,他已有淋巴转移。
为他制定的“个体化”方案
前期:“先化疗,降期,然后再手术”。
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后,他的肺部肿瘤缩小,淋巴肿大消失,于是顺利手术。
后期:术后继续化疗,并对原淋巴肿大部位定向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