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操作宜轻柔,减少对肠管的损伤和肠系膜的牵拉。坏疽的阑尾和胆囊原则上应切除,但如炎症严重,解剖层次不清,病人情况严重者可作引流或胆囊造瘘术,待病情稳定后再次手术。肠梗阻、肠管坏疽病情严重不能切除时,先做坏疽肠段外置术。
④腹腔清理:腹膜炎的渗出液、脓液、食物残渣、粪便、异物等在去除病灶后应尽量清除、吸净。局限性腹膜炎吸净脓液即可,不行腹腔冲洗,以免感染扩散;弥漫性腹膜炎,腹腔污染严重,或有胃肠内容物等异物,病人情况允许时,可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吸尽。必要时可用0。1%碘伏1000ml冲洗腹腔,但患甲状腺功亢进、肾功能不全或对碘过敏者禁用。在冲洗过程中应注意病人的呼吸是否受到抑制。必要时可应用腹腔连续灌注。
⑤腹腔引流:腹膜炎术后是否置管引流尚有争论。作者认为原发病灶已经得到彻底处理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一般不需置放腹腔内引流。引流只是用于已形成脓肿者,或腹腔内遗留有未处理的病灶、坏死组织、出血和消化道瘘等。
在诸多引流中,推荐用黎氏管(双套管负压吸引)引流。术后腹腔引流的指征:
A、病灶未能或不宜立即切除病变脏器者。
B、空腔脏器上的病灶清除后,缝合后有泄漏可能者。
C、病灶残留坏死组织或失去活力组织者。
D、手术累及胰腺者。
E、腹膜后有组织感染,或腹膜后有污染者。
⑥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根据病变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而开腹手术则无法做到小切口探查明确病因和实施治疗性手术。现已报道腹腔镜下可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粘堵、修补术,这在溃疡穿孔与阑尾炎难以鉴别时,腹腔镜技术可避免开腹手术因误诊而致更换切口或向上延长切口的窘况,在中转开腹手术时还可指导切口的选择,腹腔镜手术时可将切除的化脓性组织经无菌袋取出,不直接污染穿刺口,伤口感染的机会明显减少,又因对腹腔干扰小,可直视下彻底冲洗腹腔、盆腔,术后肠粘连、腹腔盆腔积脓发生率也相应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