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去有专业牌照的老师傅那拔罐。
三、吃药
在脾胃虚弱大便溏稀时可同服附子理中丸与香砂养胃丸;
大便基本正常或稍干则可服小建中颗粒;
喉咙发炎或口腔感染时可口含锡类散;
口腔感染时可服黄芪颗粒与VB族(特别是B2),早晚10粒2-3天。
尽可能不用药,但如用药最好到当地找中医辨证用药。
四、食疗
1、红豆薏米山药粥
【原料】红豆、薏仁、茯苓、山药、红米等。
1.材料洗净好后就开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煮;
2.在煮好前20分钟放入冰糖继续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关火。
【用法】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对治疗便秘、腹胀很有效果。
2、鲜土茯苓煲猪汤
【原料】鲜土茯苓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制作】
1.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
2.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
3.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疗效】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总的来说,要注意饮食均衡,可适当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少吃寒冷食物(特别是冷饮)。多用葱、姜、蒜这几种调味料做菜。
五、穴道
可以通过揉按承山穴、阴陵泉、三阴交穴位来达到祛湿气效果。
六、避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下列行为最好都避免:
1、直接睡地板。
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2、狂吃冷饮。
4、穿衣露腰腹。
裸露腰腹会让神阙穴和命门穴这两个重要穴位受到寒邪侵袭,不仅伤脾胃,还会伤肾、伤骨头。而且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