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健康新闻 > > 正文

痛风期间能运动吗

选择性COX-2抑制剂类非甾体抗炎药,胃肠副作用较小,适合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风险较高者。需警惕心血管事件风险,服药期间监测血压。禁用于磺胺过敏患者。

糖皮质激素用于无法耐受前两类药物或多关节受累患者,通过抑制免疫应答快速消炎。短期使用需逐步减量,糖尿病患者使用期间需加强血糖监测。局部关节注射也可作为选择。

虽属降尿酸药物,但在急性期联合秋水仙碱可预防复发。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促进排泄,用药期间需大量饮水。禁用于肾结石或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

急性期需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以促进尿酸排泄。发作时应抬高患肢、局部冷敷,避免关节负重。缓解期需持续监测血尿酸水平,长期降尿酸治疗可选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若每年发作超过两次或存在痛风石,建议风湿免疫科就诊制定个体化方案。

野生菌痛风患者一般不建议食用,可能诱发或加重关节疼痛症状。野生菌含有较高嘌呤成分,可能影响尿酸代谢,导致尿酸水平升高。

野生菌属于中高嘌呤食物,每100克干品嘌呤含量可达150-300毫克。痛风患者摄入过多嘌呤后,体内尿酸生成增加,可能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腔,引发急性关节炎发作。部分野生菌如牛肝菌、鸡油菌等嘌呤含量较高,食用后可能短时间内使血尿酸水平明显上升。

个别嘌呤含量较低的野生菌如松茸、竹荪等,在痛风稳定期可少量食用,但需严格控制摄入量。新鲜野生菌嘌呤含量通常低于干制品,选择新鲜品种相对安全。烹饪方式也会影响嘌呤含量,水煮比爆炒更能减少嘌呤摄入。

痛风患者日常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促进尿酸排泄。适度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关节受凉或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遵医嘱使用降尿酸药物,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时应及时就医。

上一页6/9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