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健康新闻 > > 正文

戊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具体传播方式包括饮用被污染的水源、食用未煮熟的动物内脏、接触感染者排泄物、母婴垂直传播以及血液制品感染。

戊型肝炎病毒常通过被污染的水源传播,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病毒可存在于受感染者的粪便中,若粪便污染饮用水源,易导致群体性暴发。建议饮用煮沸后的水或经消毒处理的瓶装水,避免直接饮用生水。

食用未彻底煮熟的猪肝、鹿肉等动物内脏是重要传播途径。病毒在60℃以上高温环境下可被灭活,但生食或半生食携带病毒的动物组织可能导致感染。处理生肉后需彻底清洁双手及厨具,肉类应烹饪至中心温度达到71℃以上。

直接接触感染者排泄物或污染物品可能造成传播。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长,通过污染的手部接触口鼻可引发感染。护理患者时应佩戴手套,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污染物,接触后需用肥皂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胎儿。妊娠晚期感染易发展为重型肝炎,母婴传播率可达30%。建议孕期避免接触传染源,出现黄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监测肝功能。

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或共用注射器也可能传播。病毒血症期献血可造成输血相关感染,医疗机构需严格筛查献血者。接受输血或血制品前应确认经过规范检测。

预防戊型肝炎需注重饮食卫生,避免生食贝类、动物内脏等高危食品,处理食物前充分洗手。旅行时选择瓶装水或煮沸水,避免食用街头摊贩的凉拌菜。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检测肝功能,孕妇、老年人和慢性肝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防护。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消毒卫生间和厨房,被污染物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但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