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健康新闻 > > 正文

急性乳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急性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急性乳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是由乳汁淤积、细菌入侵引起的感染所致。该病情好发于哺乳期女性、青春期女性以及妊娠期女性,可由乳头皲裂、乳腺管堵塞、乳汁淤积诱发。

一、主要病因

1、细菌入侵: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循环播散至乳房,引起发病。

2、乳汁淤积:

(1)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乳头过小或内陷而产前又未能及时矫正,使婴儿吸乳困难,甚至不能哺乳。

(2)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乳内。

(3)乳腺管阻塞使排乳困难,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均可影响正常哺乳。

3、乳头皲裂:分娩后产妇未能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或婴儿的含吮不正常,或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以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造成乳头皲裂,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入侵,并且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乳头皲裂时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条件。

二、诱发因素

急性乳腺炎发生人群和阶段广泛,女性在哺乳期的任何时间阶段因外界环境、体质因素、卫生清洁不合理等,是诱发急性乳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

1、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疼痛、疲惫感,加上很多产妇对产后如何进行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缺乏等原因,使产妇无法调整自己的心理,导致各种害怕紧张等负面心理因素,严重影响了产妇的依从性。

2、产后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3、产妇哺乳方法不当,导致细菌侵入后乳汁排出困难,诱发乳腺组织炎症。

急性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细菌感染、乳汁堆积等均属于诱发因素,由于该疾病的病程发展不同,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存在差异。在临床上,急性乳腺炎的病程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具体为急性单纯性乳腺炎初期、急性化脓期、脓肿形成期,因具有病程发展较快的特点,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医,采用物理、药物、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一、症状表现:

1、急性单纯性乳腺炎初期:若患者的乳房部位出现胀痛、局部皮温升高,且在触摸时有明显的硬结,考虑到可能是急性乳腺炎的初期阶段。此时,若患者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正确的方式干预病情,炎症可消退,并且预后效果较好;

2、急性化脓期:以乳腺部位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为主要症状,临床上还伴有压痛强烈的硬质肿块,以及发热、头痛、无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情况严重的患者也不排除存在心跳加快的可能;

3、脓肿形成期:患者在上述病程阶段未及时治疗,则有可能发展至脓肿形成期,此时,患者乳腺部位的硬结有波动感,且硬结可破溃,一旦脓液流入乳房肌前的疏松组织中,则容易形成乳房脓肿;

4、其他:除上述症状外,急性乳腺炎还可并发乳房瘘管、脓毒血症、菌血症等疾病,患者有面部发红、高热不退、精神萎靡、乳房流脓等不适。

二、治疗方案:

1、物理治疗:患者在急性乳腺炎的初期阶段可自行采用局部外敷、按摩等方式缓解。外敷又包括冷敷与热敷,患者先冷敷,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待情况稳定后,再换成热敷,促进患处血液循环,加速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而由乳汁堆积引发急性乳腺炎的患者,应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通过按摩来疏通乳腺导管,促进乳汁排出,起到促进炎症消退的作用;

2、药物治疗:临床上主要是应用抗生素治疗,包括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拉定等青霉素、红霉素、头孢类药物抗炎消肿;

3、手术治疗:乳腺脓肿已经形成的患者,还应采用手术的方式切开引流,术后注意做好伤口皮肤护理,定期换药。

此外需注意,乳腺炎患者治疗期间建议暂时停止哺乳,可以使用吸奶器将奶水吸出。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