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中,课题组将受试者的“吸烟、饮酒、身体质量指数(BMI)、体力活动与饮食习惯因素”构成了健康生活方式的评分体系,以评价健康生活方式在不同遗传风险人群中对癌症的保护效果。
“我们将健康生活方式定义为不吸烟或戒烟30年以上;不饮酒;正常体形的BMI值为18.5—30;每周至少75分钟剧烈运动或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等量组合;多吃水果、蔬菜、全麦谷物、鱼,少吃红肉、加工肉类。”朱猛说。
研究发现,20种癌症的PRS之间相互独立,且几乎都与特定部位癌症发生风险相关,超过97%的个体至少对一种癌症易感,“这意味着几乎每个人都易患至少一种类型的癌症。”朱猛解读。
其中,与低遗传风险的受试者相比,具有中度或高度遗传风险的男性的总体癌症风险分别增加27%和91%,而女性则分别增加21%和62%。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遗传和生活方式因素对总体癌症风险的有联合影响。朱猛介绍,与低遗传风险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相比,男性中高遗传风险且采用不健康生活方式人群罹患癌症的风险增加了1.99倍,女性中则增加了1.38倍。
在CPRS所识别的高遗传风险人群中,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男性的标准化5年癌症发病率从7.23%降低到5.51%,女性则从5.77%降低到3.69%。
“研究构建了可量化整体癌症遗传风险的指标CPRS,证明几乎人人都是患癌高风险人群,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整体患癌风险。”朱猛认为,改善饮食模式、保持运动以及控制烟草、酒精消费,对降低总人群的癌症风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