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总比治病更重要,对胃癌,同样要‘防’字当头。重视预防才可能早期发现胃癌,为手术治疗赢得宝贵的时机,也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年轻人只有重视胃癌,加强预防,才能将胃癌拒之门外。
预防胃癌要积极消灭幽门螺杆菌
胃癌怎么预防?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小小的细菌: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马歇尔观察到胃黏膜中有一种叫幽门螺杆菌(简称HP)的细菌与慢性胃病发病有关。现在学术界已经公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重要致病因素,也是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的的革兰阴性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有1-3个螺旋或呈S型,常在一端可伸出2~6条带鞘的鞭毛。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在4°C的水中至少可存活1年。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丰富,能够分解尿素,这是区别其他弯曲菌的主要依据之一。
联合用药可根除幽门螺杆菌
目前尚无单一药物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必须联合用药。近年来国际上抗幽门螺杆菌相关指南及共识,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是以PPI为基础加上两种抗菌药物的三联治疗方案,疗程7天-14天。临床证实其具有疗效高、耐受性和依从性好等优点。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一些喹喏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