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快速导航

抑郁症是太矫情?如何远离抑郁症的困扰?

作者:中华网 2019-12-18 14:54:57

除此之外,平时生活中要保持规律,适当运动,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试,如果遭遇情绪或睡眠问题,应该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可以预防抑郁症的产生和复发。总而言之,发现越早,治疗越早,效果会越好。

围产期抑郁症的高危因素包括既往抑郁史、被虐待经历、计划外或非意愿妊娠、生活压力事件、亲密伴侣暴力行为和妊娠期合并症等,不仅影响孕产妇健康,而且影响婴幼儿心智发育,甚至有孕产妇自杀倾向和伤害婴幼儿的行为。

围产期抑郁症发生率高,危害大,但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指南,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也没有针对这一严重健康问题的防治指南。藉此,来自波兰和美国的学者对围产期抑郁症的干预效果进行了系统综述[1],并于2019年2月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杂志》(JAMA,IF= 47.661),旨在了解围产期抑郁症干预措施的效果,为USPSTF制定干预指南提供证据。

研究发现,咨询可减少围产期抑郁症的发病风险,通过咨询进行干预的孕产妇围产期抑郁症发病率下降接近一半,为49%。产后26周咨询组的抑郁症发生率为0%~34%,而对照组为6%~50%,绝对差值(absolute risk difference, ARDs)为1.3%~31.8%。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基于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和基于人际关系治疗(interpersonal therapy,IPT)的咨询干预效果较好。

CBT的妇幼项目由8~17个贯穿孕期和产后的小组活动构成,目的是帮助孕产妇和婴儿创建健康的躯体、社会和心理环境。基于IPT的ROSE项目包括4~6部分贯穿孕期和产后的活动,主题包括压力管理、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针对婴儿出生带来的角色转换和人际冲突进行角色调整等。

其他干预方式的效果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如体力活动、教育等。在干预可能带来的伤害方面,未发现Omega-3脂肪酸补充有不良反应;服用抗抑郁药舍曲林或去甲替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嗜睡、轻度躁狂等)。

上一页2/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