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胀气的症状
由于饮食等问题,宝宝会出现肚子胀气的情况,这会给宝宝带来不适。如果宝宝胀气的情况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饮食,还会引发其他的更为严重的肠胃疾病。宝宝肚子胀气排不出来怎么办?
宝宝肚子胀气排不出来怎么办
1、尽量避免进食一些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在母亲节制饮食期间,孩子的症状仍然时好时坏的话,便说明母乳不是引起孩子胀气的原因。但如果母亲通过节制饮食后,孩子的胀气有所减轻,那么,妈妈就应该远离那些胀气食物。
2、如果孩子是用配方奶粉喂养,可以尝试换一下其他牌子的奶粉。如果孩子对乳糖不吸收,那么,在选择奶粉时要特别注意一下外包装上奶粉的营养配方,尽量选择那种不含乳糖、豆质的或低致敏性的配方奶粉。当然,换了奶粉后也未必是立竿见影,需要等两个星期左右才能看到效果。
3、不要等到宝宝饿到哭得很厉害时才给他喂食,如果孩子哭得很厉害,父母应该要先安抚孩子的情绪。
4、喂养姿势要正确。喂养时,要让孩子的脸正对乳房,以保证他的嘴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含住。使用奶瓶喂奶时,如果听到“咕咕”冒泡的声音,或是看到奶从孩子的嘴角流出来,那说明孩子对奶嘴的含裹可能不是很严密,您可以将宝宝的头摆放成45度,并相应地使奶瓶保持倾斜,使奶嘴总是充满奶水,另外,奶嘴孔的大小也要跟宝宝的月龄相适宜。
5、喂完后不要马上让宝宝躺下。应该先把宝宝竖着抱起来,让他的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然后用手轻轻拍拍孩子的后背,直到孩子打了嗝后才让他躺下来。
宝宝肚子胀气的原因
1、吞食过多的空气:宝宝以奶瓶喂食时,吸吮如果太急容易吸入过多空气,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或瓶身倾斜时,空气也会经由奶嘴缝隙让宝宝吸入肚内,以及宝宝过度哭闹也容易导致胀气。
2、消化不良:肠道因粪便堆积,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产生大量的气体。
3、肠胃蠕动障碍:分为单纯功能性的称为“假性肠阻塞”,和肠胃道真正缺乏神经节的“先天性巨肠症”。这类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从慢性便秘和腹胀到严重呕吐观察,可以是暂时或终身的。
宝宝胀气的表现
小宝宝出现肠胀气的情况,父母们要结合宝宝情况考虑几种因素,首先是生理因素,因为宝宝的肠胃功能还没有发育健全,所以很容易出现肠胀气的情况,另外要考虑日常因素,比如宝宝吃奶时吞入了过多的空气,这也会导致宝宝出现肚子胀气,另外还包括不正确的喂养因素等等,那么小儿出现肠胀气会有什么症状呢?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很难区分宝宝是不是存在肠胀气,总听身边的妈妈说“肠胀气”,但如何看自家宝宝是否存在肠胀气呢?通常当宝宝出现下面几点表现的时候,就说明胀气了:
1、肚子咕咕叫,放屁多,有时候还挺响,放屁有时会嘣屎;
2、大便带泡泡,大便次数异常,可多可少;
3、和自己较劲,用力,打挺的表现,小胳膊小腿乱蹬,有时小脸憋得通红;
4、吃奶频繁,母乳喂养更明显,迷迷糊糊的时候也一直想吃;
5、吐奶,漾奶;
6、睡觉少,睡觉不安稳,哭闹多。
缓解宝宝肠胀气的4个方法:
1、喂奶后拍嗝
给宝宝喂奶后要及时拍嗝(拍出来的嗝就是胃里的气体)。拍嗝方法有三种:
①竖抱式:喂奶后把宝宝竖着抱起来,让他的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然后手呈空心状从下而上轻轻拍宝宝的后背,直到宝宝打了嗝;
②坐怀式:将宝宝坐位放在妈妈的腿上,妈妈用一只手托住宝宝并注意支撑头部,手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轻拍打背部;
③俯卧式:将宝宝头高脚低、呈半俯卧位趴在妈妈的腿上,一手护住宝宝头部,另一手呈空心状由下至上,轻轻拍打背部。
2、温毛巾热敷肚子
妈妈也可以尝试在用温毛巾敷盖宝宝腹部,通过热敷肚子促进宝宝肠部蠕动,缓解胀气带来的不适。但注意毛巾温度,不要烫伤宝宝。
3、按摩宝宝腹部
适度的按摩能促进肠蠕动和排气,缓解宝宝肠胀气。
具体做法:洗净双手,先把自己的手焐热或搓热,然后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沿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的肚子。每次轻轻按摩15-20下(做两组),大概按摩5分钟左右,每天按摩数次。
4、“蹬单车”锻炼
当宝宝醒着时,可让宝宝平躺在床上,抬起宝宝的腿,在空中模仿“蹬单车”的动作,通过这个动作宝宝的大腿一蜷一伸,等于是在给肠子做“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