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养肝
春季是一年的开头,也正是万物复苏之季,此时也是人体生理机能以及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但是春季气温不稳,就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此时,就得要适当的进补,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疾病的产生。春季生活要做到哪些才能保养好身体。
春季生活小常识:
1、注意保暖防寒.春天来到,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也繁殖迅速,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膜炎、肝炎等传染病容易发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棉衣“捂”了一个冬天,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容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
2、注意饮食调节,避免助火。春天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富营养、清淡可口、甘甜少酸。宜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吃饭不可过饮,酒宜少喝,生冷与年糕等粘滞食品不可多食,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和煎炸熏烤等香燥之品,以免助热生火引发疖子、痤疮等发生。
3、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季节的更替期间,尤其是冬春之交。有些人对春天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引发精神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淤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疾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致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4、风和日丽、最宜春游。春天要注意精神调摄,特别要注意“制怒”,做到疏泄条达。风和日丽的天气,外出踏青问柳,游山戏水,最有利于陶冶情操,使心胸开阔,气血舒畅,精神旺盛。
5、注意起居有规律.在春天到来之时,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增大,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因为这不利于阳气生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荫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溶为一体。
春季是过敏性疾病好发季节,因此,对于有过敏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患者,在春季,一定要注意饮食方面的忌口,像发物、海鲜等食物忌吃,可防止旧病复发。
吃什么养肝补肾
老中医:春季养肝别忘补肾揭秘最强食疗方子按照中医的理论,眼下正是养肝的时节。但你知道吗,中医还有个说法:肾为肝之母,要想春季肝气得到很好的滋养,就要补足冬季缺少的肾气,只有肾气补足了,才能滋养肝木生发肝气,因此这个时节养肝之余勿忘补肾。如果只养肝而不补肾,肝阳缺少制约,可能变成肝阳上亢之气,进补的结果是口干、舌燥。下面介绍几种养肝补肾的食疗方子供大家参考。
【食疗方推荐】
冬虫夏草淮山药鸭汤
做法:虫草15克,淮山药20克,鸭一只。将鸭、虫草、淮山药放入锅内隔水炖熟,加点调味即可。每周可食用一两次。
功效:滋阴补肾,适用于因肾阴不足而导致的失眠、耳鸣、腰膝酸痛、口干咽燥等。
猪腰黑木耳汤
做法:剖开猪腰,去除白筋,用清水浸泡30分钟;捞起切大块,用适量盐抹匀,腌10分钟后将盐洗净;木耳用温水泡发,去蒂,洗净备用;红枣洗净,拍扁去核;瘦肉洗净,切大块,汆水捞起;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连汤带渣一起食用,补肾强腰,补中益气,养肝提神,增加乳汁。特别适合脾虚气弱、四肢乏力人士和产妇食用。
红枣煮粥
做法:将红枣与百合煮粥,适合晚餐时食用。
功效:不但有助于养补肝,还能改善睡眠质量。
【食材推荐】
春季养肝“宜省酸增甘”,也就是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气过盛。春季还应多吃甜食,以健脾胃之气,如大枣、山药、银耳等。至于补肾,可以适当吃一些韭菜、枸杞等。
韭菜:春季的韭菜是补肾的好食物。而且,春季人体肝气偏旺,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多吃春韭可增强脾胃之气,有益肝功能。但韭菜偏热性,多食易上火,因此阴虚火旺者不宜多吃。胃虚有热、消化不良者不宜食用。此外,熟的韭菜不能隔夜吃。
核桃: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之功。但正在上火、腹泻的人不宜吃。同时核桃仁含鞣酸,会与铁剂及钙剂结合降低药效,因此服药时不要吃核桃,另外吃核桃仁时应少饮浓茶。
枸杞: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的人最好不要食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等急症患者在发病期间也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