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疾病常识 > > 正文

干槽症是怎么回事

干槽症可能由拔牙后血凝块脱落、口腔卫生不良、吸烟、拔牙创伤过大或感染等原因引起。治疗方法包括清创、药物止痛、抗生素治疗、碘仿纱条填塞和局部护理。

拔牙后如果血凝块未能正常形成或过早脱落,会导致牙槽骨暴露,引发疼痛和感染。此时需要进行局部清创,并使用碘仿纱条填塞以促进创面愈合。

术后口腔清洁不到位会增加细菌滋生的风险,导致感染。建议使用温盐水漱口,避免刷牙时触碰创面,保持口腔清洁。

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影响血凝块的形成并延缓愈合过程。因此,术后应严格戒烟,减少对创面的刺激,促进恢复。

手术操作不当或牙齿复杂拔除可能导致创面过大,愈合困难。这种情况下的治疗需要通过清创和局部护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后细菌感染会引发炎症,表现为剧烈疼痛和异味。可以使用阿莫西林500mg每日三次或甲硝唑400mg每日两次,配合局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400mg每日三次。

术后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热或过硬食物,如粥、蒸蛋等;适当进行轻量活动,如散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确保创面正常愈合。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