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时,民间常流传着“出汗即可痊愈”的说法,但这一观点并不准确,并非适用于所有感冒类型。风热感冒由外感风热引起,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症状包括头痛发热、鼻塞、浊涕、口干咽燥、咳嗽带痰且痰黏,舌质红,舌苔黄。
相比之下,风寒感冒由寒冷侵袭所致,多发于冬季,症状表现为流清鼻涕、鼻塞、咳嗽白稀痰、咽痒、畏寒,可能伴有头痛和舌苔变化。
对于风热感冒,出汗并非适宜的处理方式。因为风热感冒本就由外感热邪引起体内热盛,若采用捂汗、饮热姜汤等方法,只会如同火上浇油,加重内热。治疗风热感冒应以清热解毒为主,可食用如西瓜、梨等清凉食物,或服用金银花、菊花、板蓝根等辛凉药物,以及中药方剂。相反,风寒感冒适合通过出汗来驱除体内的寒气,此时使用辛温解表的方法,如喝姜汤、捂被子是合适的。
在考虑通过出汗缓解感冒时,还应注意两个误区:
1. 感冒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以求出汗。感冒时身体已处于高代谢状态,运动会使体温进一步上升,增加代谢负担,可能导致体温过高。感冒还会暂时减弱心脏功能,剧烈运动可能加重心肺负担,损害器官功能。
2. 体质虚弱者不宜强行出汗。这类人群感冒时往往自发多汗,再刻意出汗会导致体液过度消耗,不利于健康恢复。特别是阳虚体质,出汗会加剧阳气不足;而阴虚体质者常有夜间盗汗情况,出汗更会加重阴虚症状。因此,体质虚弱者不应选择出汗作为治疗感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