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在减轻儿童流感的疾病负担方面,我国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善和努力?
杨永弘教授:首先,流感仍是目前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应提高重视程度。其次,流感病毒可谓极其「狡猾」,每2~3年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小变异,每5~6或7~8年会进行大幅度的变异,这使流感疫苗的制备显得非常的困难。正是基于此,我们建议流感疫苗应每年接种,尤其是对于儿童、老年人及医务工作者等。此外,国外将「妊娠期女性」列为流感的高危人群,提倡其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我国也将「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作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人群之一。
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的流感疫苗接种率非常之低,即便在大城市也仅有1%~2%左右,这是非常惨淡的结果,因此我们积极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医务工作者在每年秋季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其次,流感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也非常关键,提高正确诊断率,及时有效地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最后,在分级诊疗大环境下,各级医疗系统要加强对流感的重视程度,强化医护人员诊治流感的相关培训。
「丁香园」:为何要对《儿童流感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进行更新?
徐保平教授:在201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了第一版《儿童流感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这对于我国儿童流感的诊断及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但在近年来,在流感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国际上的流感指南进行了更新,并且我国也开展了流感的循证研究,因此,我们在结合2018年卫健委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2019年版《儿童流感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丁香园」:2019版《儿童流感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