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母婴育儿 > > 正文

剖腹产后便秘怎么回事儿

剖腹产后便秘主要由麻醉影响、活动减少、饮食结构改变、伤口疼痛和激素变化等因素引起。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会暂时抑制肠道蠕动功能,导致术后1-3天排便困难。可以通过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顺时针按摩脐周每次10分钟,每日3次。医生可能开具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或甘油灌肠剂帮助排便。

术后卧床时间过长会使肠道蠕动减缓。建议24小时后开始床上翻身活动,48小时后尝试下床站立,逐步增加行走时间。可以做踝泵运动:平躺时交替屈伸脚踝,每组20次,每天3组。

术后流质饮食缺乏膳食纤维。应逐步增加南瓜粥、燕麦糊等半流质食物,每日摄入不少于25克膳食纤维。推荐火龙果、熟香蕉、西梅汁等促排便食物,避免糯米、巧克力等易致胀气食品。

腹部切口疼痛会导致不敢用力排便。使用收腹带可以减轻伤口牵拉痛,排便时用枕头轻压腹部。医生可能处方布洛芬等镇痛药,配合乳果糖软化大便。

产后孕激素水平骤降会影响肠道功能。保持每日2000ml温水摄入,晨起空腹喝温蜂蜜水。可以服用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选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医用级产品。

剖腹产妈妈需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日固定时间如厕5-10分钟。饮食中增加木耳、银耳等胶质食物,搭配红薯、玉米等粗粮。进行产褥操改善腹肌力量,如平躺抬腿运动,从每天2组每组5次开始。出现3天未排便、腹胀剧痛或便血需立即就医,排除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保持良好心态,多数产妇2-4周可恢复正常排便功能。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