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母婴育儿 > > 正文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在新生儿黄疸中有一种称为母乳性黄疸。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而此酶主要来源于母乳,这种酶可以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游离胆红索,使肠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加之新生儿的肠蠕动较慢,致使吸收增多而出现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症状主要表现为:

1、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

2、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3、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

4、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因为母亲的原因吗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有很多妈妈都不明白:为什么宝宝会患上母乳性黄疸呢?下面赶紧跟着妈妈网百科来了解一下吧!

其发生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由于母乳本身造成,主要原因有: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黄疸患儿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