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们聚在一起时,最喜欢谈论的话题就是宝宝长得好不好。一旦发现自家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长得高、长得壮时,心里就会惴惴不安。其实,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能一味地用别人家孩子的发育情况来作为标准。
那么,到底该如何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呢?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儿科主治医师靳晓利
介绍一种科学的评估方法:生长发育曲线。
什么是生长发育曲线
生长发育曲线简单来说,是将宝宝在不同月龄测得的体重值、身高值、头围值以及匀称度,分别绘制成的
条曲线。
通过生长曲线图:
可以直观、快速地了解宝宝到底“长得好不好”;
通过连续追踪观察,可以评估甚至预测宝宝的生长发育趋势,能够及时发现生长轨迹是否偏离正常水平;
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利用它还可以评估宝宝追赶生长的情况。
参考对比的标准是什么呢?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采用的标准是根据对8000多名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进行跟踪调查而制定的。而我国采用的标准是综合世界卫生组织、国内不同地区和不同喂养方式的数据统计出来的,标准略高于WHO的标准。
生长发育曲线如何绘制
正确测量宝宝身高、体重、头围,是描绘生长发育曲线的重要前提。
测量方法:身长的测量方法根据年龄段的不同而不同。
岁以内:测身长时,应让宝宝平躺着量。方法是让宝宝平躺,双腿捋顺、捋直,双脚并拢,头顶上放一本硬质的书,脚底下放一本硬质的书。平行移动两本书,测量两本书之间的直线距离,就是宝宝的身长。
岁以上:可以让宝宝站着测量,取其身高值。
1)躺着测量时,要保证宝宝躺的地方要偏硬一些。如果在太软的地方测量,宝宝身体会陷下去一些,测量的结果肯定就会偏短。
2)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家长需要给宝宝测量三遍,取平均数值。
3)今后每次测量,尽量都让宝宝在同一个位置进行。
2.体重
体重是反映宝宝营养状况最灵敏的指标,某些疾病可以使孩子的体重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变化,婴幼儿尤为明显。
测量工具与方法:婴儿秤或普通的电子秤均可(每次测量尽量使用同一个秤)。
注意事项:
宝宝的体重是用克计算的,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测,尽量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比如刚吃完100毫升奶的孩子和没吃奶的孩子,体重最起码能差100多克。再比如一宿没换尿不湿的孩子与换了尿不湿的孩子最少差半斤,这对于基数就很小的宝宝来说,是非常大的误差了。
生长发育测量2_webp.jpg
3.头围
为什么要关注头围呢?因为头围能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
测量方法:
step 1:找到宝宝两条眉毛的中心点作为1点;
step 2:找到宝宝后脑勺最高的位置(枕骨最高点)作为2点;
step 3:拿软尺从1点经2点再回到1点,所测得的最大距离就是宝宝的头围啦。
4.匀称度
除了我们家长熟悉的身高、体重、头围,“匀称度”也是评估宝宝生长发育的指标,同时,它也是对发育指标间关系的评价。
BMI是体现人体匀称度的重要指标。BMI又称“体质指数”,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瞇/font],即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BMI对于监控孩子的肥胖症非常重要,是“评估儿童健康的一个重大革新”。
成人BMI的正常值大约在18-24,宝宝的BMI和成人略有不同,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宝宝BMI的标准值是一直变化的。
生长发育曲线怎么解读
1.曲线处在10%-90%属正常
以体重曲线为例,在曲线图上,我们由上到下可以直观的看到这四条曲线。3%是干预线,10%是警戒线,90%是警戒线,97%是干预线。
我们所说的正常值一般都在10%-90%的范围内,一旦跨过警戒线,就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
如果孩子的曲线达到了3%以下,说明孩子可能存在发育迟缓的问题。曲线在97%以上,提示宝宝可能有生长过速的问题,这两种情况都需要我们及时寻找原因,必要时进行医疗干预。
家长还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生长发育曲线所处的百分位,并不是越接近50%越正常,只要曲线沿着正常区间平滑地攀升,发育趋势良好,就说明宝宝长得不错。
2.不能把单点的数据作“标准”
在前面已经和大家介绍过了,医生看曲线并不是看某一点宝宝长得是否标准,而是宝宝的发育趋势是否良好--这就要求家长长期坚持记录。只要宝宝的曲线是在正常区间内平稳增长,就认为宝宝的发育趋势是比较好的;相反,如果曲线出现陡然的向上偏折或者不增的水平线,则代表宝宝的生长发育可能存在生长过速或发育迟缓的可能。
3.不能用体重曲线衡量宝宝的胖瘦
体重曲线能客观、灵敏地反应出宝宝在短期内营养摄入情况和是否得到良好照顾,但体重曲线并不代表胖瘦。试想体重相同的两个宝宝,一个身高130cm,另一个身高90cm,我们显然不能说两个孩子胖瘦一样。判断孩子长得标不标准,需要看匀称性,过胖过瘦都不好。
帮宝育儿经
两个月婴儿体重增长缓慢的原因
一般新生儿的体重都在6.4斤左右,只要是五斤以上的婴儿都算是正常的,宝宝的体重增长和喂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刚开始的两天左右宝宝会排斥体内的粪便还有胎脂所以体重下降完全是正常的,在三四天的时候就会正常了。如果在一个星期以后还是没有长的话就要找下原因了。
1.体重测量方法
计算婴儿体重的计算方法:出生体重+6×0.7+(月龄-6)×0.5
任何体重测量方法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有时候,宝宝体重增长慢,不代表宝宝生病了。
(1)宝宝刚出生时,体重大概是6斤左右,在第5个月——6个月大的时候,大概有12斤左右,是出生时体重的双倍。但是出生时就比较大的婴儿,在5个月--6个月大的时候,他的体重增加可能不容易增长到双倍。
(2)常规情况下,出生2个月的婴儿,每月体重平均增加1斤,等宝宝长到10—12月时,体重增加变缓,每月约增重0.6斤。在宝宝2岁后,每个月大概增加0.4斤。
以上这些数据仅供新妈妈们参考。宝宝的体重以及身高的增长,不是一直呈现直线增长的趋势的,偶尔也会快或者慢,这是普遍的生理现象。
2.体重测量时间段
在宝宝出生后的第2、4、6、9、12个月时,新妈妈们可以给宝宝各量一次宝宝的体重;在宝宝满1-3岁时,可以每相隔6个月量一次;在宝宝满3-7岁时,可以1年量一回。然后将每回给宝宝量体重的结果在生长图上做一下标记,绘成体重曲线,接着对宝宝的体重曲线整体的状况做评价。经过对比,若宝宝的体重曲线与体重曲线标准值平行,代表宝宝很健康,成长得很好;若宝宝的体重曲线与标准值相比,较为平缓或者向下倾斜,妈妈们就要注意了,这表示宝宝生长缓慢。
3.体重测量数据
下面提供一些数据,仅供新妈妈们参考:
(1)宝宝正常足月出生的时候,体重大概2.5-3.999kg左右。
(2)在宝宝刚出生的3个月,孩子每周体重会增加0.18-0.2kg,在4-6个月大时,每周会增加0.15-0.18kg,6-9个月时大概每周增加0.09-0.12kg,9-12个月时大概每周增加0.06-0.09kg。
(3)依照体重增长倍数计算,6个月的宝宝体重大约是出生体重的两倍,1周岁的宝宝体重约是出生时的三倍,宝宝2周岁时,这一数据增加到四倍,等到宝宝三周岁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4.6倍左右。由此综合,生长发育正常的宝宝,出生后第二年,体重平均增加2.5—3kg。
4.体重生长规律
在宝宝2岁后,体重每年大约增加2kg,这种情况会一直到青春发育时期。
不同时段宝宝的体重计算方法:
出生半年以内的宝宝体重=出生的体重+宝宝月龄×0.6kg;
7-12个月的宝宝体重=出生的体重+宝宝月龄×0.5kg;
2-7岁的宝宝体重=宝宝年龄×2+8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