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母婴育儿 > > 正文

新生儿破伤风常发生在 新生儿破伤风常发生在生后几天左右

新生儿破伤风常发生在

新生儿破伤风的病死率很高,因此,必须做好预防。有效的新生儿破伤风预防措施是实行新法接生,接生时严格消毒。一旦接生时未能严格消除,须在24小时内重新处置脐残端,同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3000U,或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75-250U)。目前已在开展孕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的方法也有助于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新生儿破伤风预防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点:

1、到正规医院接生。

2、新法接生:大力推广新法接生。应将剪刀用火烧红、冷却后或用2%碘酒涂剪刀待干后断脐,线绳也应用2%碘酒消毒后结扎脐带,并多留脐带残端数厘米,争取在24h内脐带按严密消毒方法重新处理。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再重新结扎。

3、紧急情况:如遇紧急情况,除脐带处理要严密消毒外,同时:

(1)青霉素:肌注青霉素3-4天。

(2)破伤风抗毒素: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U。

(3)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肌注入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75-250U。

4、孕妇肌注破伤风类毒素:因母体抗体和新生儿抗体呈正相关。抗体血清中破伤风抗毒素水平在0.01U/ml时,可以有效地保护机体免于破伤风感染。对不能保证无菌接生的孕妇,于妊娠晚期可注射2次破伤风类毒素0.5ml,相隔1个月,第2次至少在产前2周(最好1个月时)肌注。

5、接生不严的新生儿,24小时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并重新结扎,近端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清洗后涂以碘酒,同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新生儿破伤风常发生在生后几天左右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刚刚生下来的时候是需要接种很多育苗的,因为这些疫苗能够让孩子对这些病菌产生一定的抵抗力能够避免一些流行性的疾病,乙脑疫苗是孩子必须打的一种疫苗,但是这种疫苗很多孩子打完之后身体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反应,那么打了乙脑疫苗之后不能吃什么呢?

一、孩子刚打了乙脑疫苗,医生交代不能吃海鲜和辛辣食品,之所以注射以后不能食用海鲜辛辣食品的原因是,海鲜属于异种蛋白质,而在接种疫苗后体内出现免疫反应来产生抗体,异种蛋白质可能干扰这类免疫反应的过程,而出现异常反应所以短时间禁忌。

宝宝接种乙脑疫苗注意事项

1、疫苗接种应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

2、接种前应询问量否有过敏史。

3、认真、仔细检查疫苗的质量,若液体疫苗有混浊、变色、异物、曾经冻结,均不得使用。

4、应备有1‰的肾上腺素,以备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急救用。

5、液体疫苗临用前,每5毫升疫苗中加入0.1毫升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匀后可把疫苗中的甲醛中和掉,能减轻注射疫苗时产生的疼痛。

6、接种乙脑疫苗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等症状。如有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

二、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所以爸妈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可以让宝宝远离乙肝之灾。

三、乙肝疫苗自1979年问世以来,经过近20年的大规模应用和观察,至今尚未见有关于注射后引起严重副作用的报道。只有少数人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手臂酸重或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皮疹等与一般疫苗接种大致相仿的轻微反应,多于1-3天内不治自愈。由于乙肝疫苗属血源性的,在制备过程中纯化与灭活程序十分严密,故不会产生像破伤风等动物血清疫苗可能造成的过敏反应,也不会感染上乙肝、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亦末出现相互干扰作用;因此,可以说,乙肝疫苗是安全可靠的预防疫苗,注射前也不必皮试。新生儿注射完乙肝疫苗后,建议需要哺乳的宝妈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