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快速导航

喉咙痒痒的老是想咳嗽有痰 喉咙痒痒的老是想咳嗽有痰黑色

作者:中华网 2019-12-30 10:09:47

喉咙痒痒的老是想咳嗽有痰

婴幼儿常会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而大多的呼吸道疾病又会伴有咳嗽咳痰的情况。相信各位家长都感受过有痰时是很不舒服的,其实宝宝由于呼吸道发育不完善,气道狭窄、纤毛运动能力较弱则更容易出现有痰的现象。大人有痰可以咳出来,但是宝宝却常是有痰咳不出的。

痰液是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当孩子嗓子积痰时就会呼呼噜噜作响,小脸也会憋得通红。也因此,很多妈妈觉得有痰咳嗽病情比较严重。其实刚好相反,宝宝痰多、鼻涕多更容易排出,病情并不严重。但如果婴幼儿痰多咳嗽时没有适当的治疗,对宝宝的健康是会产生不良影响的,痰液堆积易引起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

而若要帮宝宝咳出痰液,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拍背。家长可将孩子竖抱在肩上,宝宝的下颌要超过肩膀的高度,进行拍背,再大一点的宝宝就可以自己趴在床上,家长用两只手来拍背,双手的效果更好。在拍的时候,遵循从下往上,从两边向中间的顺序,更利于宝宝咳出痰,手掌要握成空心掌,拍的时候才不会疼,而且震感明显,利用抖动手腕的力量,而不是整个手臂用力,拍的时候不可以太轻了,不然没效果。

不过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看孩子被咳嗽烦扰着,看上去可怜巴巴,不给他们用药会让家长们觉得不踏实,似乎对不起孩子。对此小编建议,虽然行得通但不能乱用。儿童用药应非常谨慎,不能随便服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咳嗽中枢不利于排痰,像右美沙芬、福尔可定之类的止咳药物是针对脑神经咳嗽中枢,吃药盲目的止咳,只会让这个过程受阻而已。

必要时可使用小儿止咳常规用药易坦静,该药物具有排痰的作用,可以有效溶解、稀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狭窄、增强纤毛运动、排出痰液,缓解咳嗽不适,还能够防止新的痰液产生。对于比较深的咳嗽,有痰咳不出的时候;伴有喘息的咳嗽、频繁咳嗽;鼻子堵的咳嗽均适用。当使用化痰药后,痰液减少了,宝宝咳嗽得也就少了,黏膜被刺激的机会少了,痰液就会越来越少。所以,治疗有痰咳嗽的目的不是止咳,是化痰!

另外,有关用药方面,大一些的宝宝如果能咳出痰来,家长也可以通过观察痰液的颜色在考量用哪种药物。曾有大规模的数据分析显示,“黄绿色痰”代表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高,而“清白色痰”细菌培养阳性比率很低,可以供家长们参考。

面对孩子的咳嗽问题,宝妈们一定不要紧张,要有智慧,要学习辨识孩子咳嗽的原因和类型,才好对症下药,采取正当的治疗方法,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快乐的成长。

喉咙痒咳嗽怎么办

如果出现喉咙发痒的情况,并且还不停的咳嗽,还经常会咳出痰,这充分说明呼吸道健康出现了问题,可能是出现了感冒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呼吸道过敏的原因,身体抵抗力很差的人容易出现这些症状,除此之外,可能还有更多的原因。

第一、风寒袭肺。

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通宣理肺丸

(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桔梗、

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解肌宁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忌吃生冷油腻食物。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第二、风热犯肺。

咳嗽,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咯痰不爽,伴有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咽干口渴、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由羚羊角粉、浙贝母、大青叶、桑白皮、金银花、杏仁、枇杷叶、黄芩、前胡等中药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桑菊感冒片、川贝止咳露、蛇胆川贝液(散)等,也可参考选用。寒咳、胃寒呕吐及糖尿病患者禁服。

第三、痰热郁肺。

咳而气喘,痰多色黄黏稠,不易咯出,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痛喉肿、胸痛胸闷,舌苔黄,脉弦数等。治宜清肺泻火、化痰止咳。可选用二母宁嗽丸(由浙贝母、知母、石膏、黄芩、栀子、栝楼皮、桑白皮、五味子、陈皮、茯苓、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有清气化痰丸、羚羊清肺丸等,可参考选用。

第四、痰湿蕴肺。

咳嗽多痰、痰白而黏,痰出即咳止,伴有胸脘胀闷、神疲乏力、身重困倦、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等。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可选用千金化痰丸(由法半夏、茯苓、陈皮、白附子、白术、枳实、胆南星、海浮石、当归、知母、天花粉等组成),每次服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二陈丸、橘红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第五、肝火犯肺。

咳时面赤、咽干口苦、痰滞咽喉,只咳不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随情绪波动,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宜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可选用黛蛤散、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芩、山栀子、丹皮、青黛、海蛤壳、粳米、甘草等)。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第六、肺阴亏耗。

久咳不止,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伴有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声音嘶哑、潮热盗汗、胸部隐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治宜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可选用养阴清肺丸(由生地、玄参、麦冬、川贝母、白芍、丹皮、薄荷、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百合固金丸、蛤蚧养肺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医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