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快速导航

一个半月的婴儿体温37度正常吗 一个月大婴儿体温多少正常

作者:中华网 2019-12-22 10:00:00

一个多月的婴儿体温37度正常吗

才出生的宝宝只能用哭声来表达不适,因此,新生儿的体温就是一个衡量新生儿健康程度很重要的指标之一,那么新生儿体温37.5正常吗?如何判断新生儿发烧?

新生儿体温37.5正常吗

新生婴儿37.5度是正常的,因为一般婴儿的温度是在37-37.5度之间,如果是肛温,还算正常的,新生儿和儿童体温在37度是正常的,但如果是肛温或舌下温度,要-0.5度的。一般新生儿都是量肛温,减掉0.5就是37度,应该正常。如果家里太热,应该给孩子不要穿的太多。家长要精心照顾孩子,发现孩子不正常要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加重病情。

如何判断新生儿发烧

肛温:正常值为37.5度。这是最准确的方法,但需注意的是,新生儿的肛门括约机收缩能力较弱,一受刺激就容易产生便意,需多加留意。

口温:正常值为37度。较大婴儿可用此法,但为安全起见,父母应在一旁看护,以免宝宝咬破体温计造成危险。

腋温:正常值36.5度。如果没夹好,所量温度往往失去准头,所以准确性较差。

耳温:最简便易行,主要测量耳膜的温度。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通常是指人体口腔温度超过37.5℃以上肛温大于38℃或1天中体温波动超过1.0℃-1.2℃即可认为发热。发热可分为低热(37.5℃-38℃);中度发热(38℃-39℃);高热(39.1℃-40.4℃);超高热(>40.5℃)。按发热类型又可分为稽留热(每日温差不>1℃)、弛张热(38℃-40℃每日温差≥2℃)、间歇热(相隔数日再发热)和不规则热。若体温低于35℃为体温过低热程持续两周以上者为长期发热。

发烧的家庭护理方法

1、测量体温:小孩生病时,大都会发烧,所以一旦有异常,可先测量体温,及呼吸、脉搏数。尤其是心情不好、脸色苍白、身体发热、或是含着乳房的口发热,一旦幼儿哭诉头痛、腹痛时,都必须测量体温。

2、一般症状的观察:确定一下,是否突然发烧?或者数天前,鼻子发生异常。此外必须观察,除了发烧外,是否有惊厥、意识不清、呕吐、食欲不振、腹泻、发疹、咳嗽、哭声异常等现象出现,然后告诉医生。

3、安静:准备一个温度、湿度皆适合的环境,流汗时应仔细擦干,并更换衣服。

4、冷敷:发烧达39度,患者感到痛苦时,可使用冰枕,相反的,如果手脚冰冷,可使用暖炉或暖水袋保温。

5、补给水份:发烧容易发烧脱水,可依患者需要,不停供给水份。

6、正确的服药:如果医生提示,可使用解热剂,如果预先从医生处取得药,在突然发烧时,可以暂时控制,然后再去医院就诊。此外,应根据医生提示,正确服药。

7营养补给:生病后,大都缺乏食欲,最好供给小孩喜欢吃且易消化的食物,或只饮用母乳或牛奶,如果有食欲,可供给断奶食品,否则不需勉强,大部分的小孩都喜欢液体食品,其他食物也可烹调成小孩喜欢的口味。

一个月大婴儿体温多少正常

新生儿的体温跟大人一样吗

新生儿体温和成人体温并不同。新生儿体温稍高于成人,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装置尚未发育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此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发生变化。

据观察,小儿腋温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温:上午36.6℃,下午36.9℃;在夏季上午36.9℃,下午37℃。成人口腔温度为36.3℃~37.2℃,腋下体温的正常值是36度到37度,但一天当中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一般来说下午体温比上午高,而到晚上8点以后体温逐渐下降,到0~4点达到最低。

新生儿体温与成人体温的区别:

1、新生儿设定温度比成人高所以父母亲以手触感温的方式来探知孩子是否发烧并不可靠。新生儿中心体温大约摄氏37.5度,上下变动一度左右;较大儿童和成人体温36.8度,上下变动0.5度。

2、新生儿的体表面积相对于体重比成人大所以新生儿容易散热,当外界温度降低,如果没有保暖,他会比成人更怕冷。

3、新生儿肌肉组织少婴幼儿产热能力较差,很难像成人觉得寒冷就发抖,借着肌肉颤动收缩产生能量来维持体温。

4、新生儿血液循环受环境温度影响较成人大。所以天气热时,他会满脸通红;天气冷时,他会手脚冰冷,嘴唇青紫。

新生儿的体温多少是正常的

新生儿的正常体温是37到37.4,婴儿体温是36.8到37.3度,幼儿36.2到37度,37.5℃~38℃为低烧,38℃~39℃为中等度发烧,39℃以上为高烧。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宝宝体温维持在36-37度最好,因为这个时候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正常的生理代谢,由于新生宝宝体温调节能力差,很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影响,宝妈们要注意做好保暖或降温的工作。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体温超过37℃,也会以为孩子发低烧,于是带孩子到医院,要求医生给孩子做检查,但结果却一切正常。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孩子的体温易于波动。感染、环境以及运动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孩子的体温发生变化。孩子体温的升高不一定就是异常,也就是说,体温的升高不一定就是发热。若有短暂的体温波动,但全身状况良好,又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家长就不应认为孩子在发烧。这位咨询的母亲就是把孩子在哭闹、吃奶后正常的体温升高误认为发烧了。

其实,就像我们大人在运动后体温会有所升高一样,小儿哭闹、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动后,体温也会升高。一般情况下,体温不会升得太高,多为37.5℃~38.0℃之间。体温升高是由于哭闹、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动导致肌肉产生了更多的热量。这些原因导致的体温升高,在运动结束后会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说,不能只根据体温作为确定异常的指标。遇到这些情况时,家长可继续观察孩子体温的变化,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细心的妈妈有时用手触摸孩子,觉得孩子身体挺烫的。如果孩子吃奶后或哭闹后体温稍高,这种情况可以在孩子安静时或睡眠后再测体温。

医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