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医生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脑外伤及脑外伤后遗症、脊膜膨出、智力障碍、四肢畸形、 儿童多动症等。 执业经历:全国小儿神经科创始人之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上海新华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上海市立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临床儿科杂志》编委、中国儿科协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各种小儿神经系统、脑外伤及脑外伤后遗症、脊膜膨出、智力障碍、四肢畸形、 多动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多次应邀出访欧、美、日等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知识渊博,医术精湛
吴医生
从事小儿内分泌疾病的科研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35年,曾赴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香港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等学习深造,在小儿内分泌学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儿童性早熟、矮小症、肥胖症等方面有较深造诣。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内分泌疾病,治疗手法先进,医术精湛,受到行业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及患儿和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 作为小儿内分泌学科的带头人,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以及海峡两岸儿内分泌高峰论坛,先引进并推广应用多项儿科专业体系,并取得满意效果。
石医生
中国主任医师学术年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会员。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从事神经内科临床科研工作40余年,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及小儿精神心理疾病方面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与丰硕的科研成果。擅长运用中西医特色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障碍等,经诊治的患儿达万余例,深得广大家长和孩子一致好评。2006年4月受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六届名医论坛,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参与编写《儿童少年精医学》、《帮助儿童走出学习困境》等专著。
龙医生
上海六一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专家团队首席专家。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曾在妇幼保健院从事儿童保健工作30余年,先后担任预防医学会儿保学会常委、特殊儿童康复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承担和主抓国家省市有关儿童健康方面多项科研课题,举办各级各类儿童健康专题讲座达50余期,主编32万字的《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指南》培训教材,被省级卫生部门表彰授予“献爱心、做贡献”光荣称号。
李医生
在上海儿科医院从事儿科疾病诊治多年,具备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中西医结合、辩证分型治疗各种儿科疾病,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儿童自闭症、癫痫、脑瘫、智力低下、脑发育不良、儿童心理障碍)、发育行为疾病(多动症、抽动症、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学习困难、口吃)、内分泌疾病(性早熟、矮小症、需求性增高、生长落后、肥胖症、遗尿症)的专断和治疗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诊疗路径。具有高尚的医师品德和专业扎实的儿科技术。
王医生
马医生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对儿科抽动症、多动症、智力低下、自闭症发育迟缓等疑难病诊断治疗及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具有服务精神,严密的逻辑和合理的治疗,擅长运用各种方法治疗儿科疾病
谷丽
谷丽医生现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一系儿科教研室主任,闸北区儿科学组组长,上海市小儿神经学组委员。1984年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98年6月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临床技能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在小儿内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对小儿各种类型癫痫的诊断和治疗,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症、小儿偏头痛、多动症及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等的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小儿哮喘及小儿慢性咳嗽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参与完成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主持完成二项同济大学校级教改课题。2007年还荣获同济大学优秀奖教金二等奖。2004年获得医学一系讲课比赛一等奖、课件比赛一等奖。2004年及200年获得闸北区第13届及14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张少博
张少博:从事儿科临床治疗工作二十余年,中西医结合专业。在治疗儿童发育疾病方面采用多学科结合的“七位一体""综合诊疗方案,打破传统单一治疗的传统模式,中西结合辨证除医学手段(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外,还根据患儿的个人特异性,结合神经穴位调控、行为康复训练、家庭训练、心理疏导等综合疗法。对待儿童及其家庭认真负责、亲和力好,深受广大患者家属的好评。
钱正修
从医60余载,师从陈氏儿科开创者陈叔达先生及上海市中医名家董廷瑶先生,创立了陈氏儿科膏方。将“通、清、调”三法分层治疗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进一步发展出“调治结合”“调中有清”“调中有通”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