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现代医院
快速导航

四川现代医院

成都儿童医院地处武侯区,建地面积近10000平...[详情]

孩子写作业拖拉的原因是什么 成都儿童医院哪家好

作者:成都儿童医院 2022-01-19 15:09:11

孩子写作业拖拉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苦恼:经常听老师反映孩子上课坐不住,不认真听讲,东张西望,总做小动作。在学校都不能专心,在家里就更不得了,辅导孩子功课发现低级错误一大推,更令爸妈奔溃的是孩子写作业三心二意,边学边玩,本来半小时的作业不到一个半小时绝写不完。

专注力对孩子的学习来说十分重要,可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的坏习惯依然很普遍。不管家长是威逼还是利诱,就是不管用!

孩子写作业拖拉的原因是什么?

好动、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孩子躯体活动明显比同龄儿童多,且自控力差,不能安静下来,有可能是因为多动症造成的。

多动症虽然是一种病,但并没有明确的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医生下诊断时,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和家长的反馈。

但有几点是可以明确的,多动症的明显特点是:多动、冲动,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

这里小熊先要划个重点——不同年龄的小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是不一样的,可以对照自家娃的年龄大概看看↓

2岁以下以无意识的注意为主

如果宝宝年龄还小,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是很正常的哦。真正的多动症儿童需要满足的条件是这样的:

多动/注意力缺陷(中了以下行为6条以上):

1.经常动个不停,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2.在上课时会擅自离开座位;

3.在需要安静的场合,过度地跑来跑去、爬上爬下;

4.无法参加安静的活动,比如听故事、读绘本、搭积木等;

5.比其他孩子更加“精力旺盛”,就像有个马达一样,一刻不停地动来动去;

6.经常打断别人的话,无法等别人说完就抢话;

7.学习时不注意细节,经常粗心犯错;

8.不管做什么(玩游戏、吃饭等),都比别的孩子更难集中注意力;

9.不愿意聆听,即使没有分心也听不进去别人的话;

10.无法完成简单的指示(不是因为耍脾气故意不做,也不是因为没有理解任务不会做);

11.常常逃避、不愿意做需要精力的工作,比如写作业、做家务等;

12.经常丢东西,比如玩具、橡皮、课本等;

13.很容易被外界刺激干扰而分心;

光具备以上行为还不够,在诊断多动症时还要满足以下几点:

在12岁前出现症状,达到了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程度,且症状持续存在至少6个月;

症状出现是不分场合的(至少出现在2个不同环境下),不管在学校、在家还是在户外玩耍,都会有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症状严重影响(中度以上)了学业和社交;

排除其他疾病(如甲亢、焦虑症、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等)。

多动症是“何方神圣”?

为了便于家长们对照查看,小熊整理了一张图:

多动症儿童为何无法集中注意力?

一位学者曾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一个近视的孩子,如果父母没有给他配合适的眼镜,那么近视眼的孩子是绝不可能仅靠毅力和决心就能看清远处的东西的。对于多动症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ADHD孩子的大脑结构和正常孩子是有差别的。

多动症孩子的大脑

如果在早期我们没有给孩子专业的治疗和干预,那么他们也会像近视眼一样,必定会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

所以,早检查、早干预。要知道,如果没能得到很好的干预治疗,30%-50%会转变为成人多动症,成人多动症患者,有的患者始终无法按时上班,有的严重拖沓,胜任不了工作,成人后社会地位很低,越来越跟不上同龄人的脚步。

成都儿童医院哪家好

你知道吗?每年5月的第三周是全民营养周没错,就是本周!今年的营养周主题是:“合理膳食·营养惠万家”

面对孩子的喂养问题,家长们是不是经常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呢?今天,小熊就来帮助宝爸宝妈们解决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喂养及膳食问题。

什么是“膳食宝塔”?

膳食宝塔是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膳食结构的特点而设计的。

它对0-6个月、7-24月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这些特定人群的膳食选择提出补充指导。这意味着不管你家孩子多大了,妈妈们都有了更专业的适合中国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饮食指导。

6个月龄内的婴儿如何喂养?

6月龄内婴儿处于1000天机遇窗口期的第二个阶段,营养对其生长发育和后续健康持续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母乳中适宜数量的营养既能提供婴儿充足而适量的能量,又能避免过度喂养,使婴儿获得健康的生长速率,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在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关键推荐示意图中有8个注解,归纳起来有6大关键点,那就是: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3️⃣顺应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4️⃣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

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6️⃣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7-24个月的婴儿如何喂养?

对于7-24月龄婴幼儿,母乳仍然是最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

与其同时,从被动接受喂养转变到自主进食,这一过程从婴儿7月龄开始,到24月龄完成。在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中有10个注解,概括起来也有6个关键推荐点:

1️⃣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

2️⃣从富铁泥湖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

3️⃣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4️⃣辅食不加调味品,尽力减少糖和盐的摄入;

5️⃣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6️⃣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成长。

学龄前儿童怎么吃才好?

经过7~24月龄期间膳食模式的过渡和转变,学龄前儿童摄入的食物种类和膳食结构已开始接近成人,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

学龄前儿童的合理营养应由多种食物构成的平衡膳食来提供,规律就餐是其获得全面、足量的食物摄入和良好消化吸收的保障。

从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中可以看出有8个注解,合并起来有5个关键推荐:

1️⃣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每天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

3️⃣食物应合理烹调,易于消化,少调料、少油炸;

4️⃣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与喜爱

5️⃣经常户外活动,保障健康生长。

学龄儿童怎么吃更营养?

学龄儿童是指从6岁到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学龄儿童处于学习阶段,生长发育迅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相对高于成年人。

均衡的营养是儿童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基础。

学龄儿童的平衡膳食并不是用宝塔来表示,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了“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这个算盘适用于所有儿童,其食物份量适用于中等身体活动水平下8~11岁儿童。

关键推荐点是:

1️⃣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2️⃣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3️⃣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4️⃣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5️⃣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推荐医生

更多推荐医生

医院资讯

更多医院资讯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