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中医要闻 > > 正文

中药黄芪的功效和作用

黄芩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颇为广泛,其营养价值丰富,尤其适合气虚兼脾湿体质的人群。这类人群往往体型偏胖,肌肉不够紧实,腰部尤为明显。日常饮用黄芩泡茶,不仅能够提升身体免疫力,还能改善气色,对于慢性溃疡、皮肤问题以及多种血液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黄芩的功效十分多样:

它有助于固表益气,能应对盗汗、水肿及疮疖不愈等症状。

经过蜜制的黄芩,则能补气养血,适用于疲劳过度、脾虚腹泻及气血不足等情况。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芩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调节血压、保护心脏、调控血糖、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癌以及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均有益处。同时,它还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加速慢性溃疡愈合,对肾炎患者有减少蛋白尿、保肝的作用。

黄芩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还包括:

治疗因气虚导致的自汗或盗汗,常与白术、防风等药材配伍。

阴虚型盗汗,则与生地、麦冬等补阴药物合用。

对于急性肾炎引起的水肿,黄芩与防己、薏苡仁、白术等组合,有效缓解症状。

针对慢性肾炎及脾肾两虚型水肿,常与党参、白术、薏苡仁搭配。

强化气血,促进疮疡愈合,以及肺虚咳嗽、气虚体弱等情况,黄芩也展示出了独特的效果。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宜食用黄芩:

体质偏干瘦坚实,或正处于感冒、月经期间的人不宜服用。

春季时分,普通人也不推荐常规食用黄芩,以免妨碍体内阳气的升发。

肾阴虚、湿热或热毒炽盛体质的患者,使用黄芩可能产生不良反应,需避免或谨慎使用,并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其他药物调和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