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中医要闻 > > 正文

去痛片上瘾

疼痛作为一种与组织损伤相关的不适感受,伴随着情绪低落及心肺功能的变化,既是对身体伤害的防御反应,也是众多疾病中常见的症状。剧烈疼痛不仅带来痛苦和焦虑,还能引发内分泌紊乱,甚至休克。

面对疼痛,服用止痛药成为很多人的便捷选择。然而,必须注意的是,长期依赖止痛片存在重大健康风险。它可能导致副作用,诸如干扰血液生成、诱发溶血症、皮肤病变、肝脏及肾脏损伤、视力损害,甚至增加致癌风险。更重要的是,这类药物可能引起依赖性,让用户形成瘾癖,这是心理治疗领域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止痛片之所以能成瘾,与其成分密切相关。它通常包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和苯巴比妥钠四种成分。这些成分通过不同机制发挥作用:氨基比林与非那西丁通过抑制特定物质的生成来退热止痛;咖啡因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止痛效果并影响心血管;苯巴比妥钠则具有镇静、安眠及抗惊厥作用,能增强其他成分的止痛效果并预防发热引起的惊厥。其中,咖啡因和苯巴比妥钠具有精神活性,长期使用可导致生理及心理依赖。

面对疼痛,个人应根据疼痛程度,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若体检未发现明显身体问题,却持续感到不明原因的疼痛,这可能是心理因素在作祟。在心理治疗实践中,许多深受焦虑抑郁困扰的个体常伴有身体疼痛。有时,极度的心理压力会触发潜意识的防御机制,使得个体无法直接感知情绪问题,但身体通过疼痛发出信号,提示心理状态的紧急状态。此时,寻求专业心理援助至关重要,正如俗话所说,“心理问题还需心理疗法来解决”。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