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辣椒
辣味能够刺激我们的食欲,对温胃驱寒、治疗消化不良都有很好的效果,也可以洗冻疮、浴冷疥、泻大肠经寒癖、除风发汗、散寒解郁、行痰逐湿、温中下气、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膈、导滞、止泻痢、祛风行血、祛脚气、擦癣。
6、韭菜
韭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和维生素,能增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能补肾温阳、益肝健胃、行气理血、解毒、散瘀,主治肾虚阳痿、噎膈反胃、跌打损伤、里寒腹痛、胸痹疼痛、尿血、痔疮、吐血、痢疾、痈疮肿毒。韭菜虽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也不是越多越好。《本草纲目》就曾记载:“韭菜多食则神昏目暗,酒后尤忌”。
7、虾米
虾米味甘、咸、性温,有理气开胃、补肾壮阳的功效。虾中含有丰富的镁,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虾米适合冬季肾虚所致的畏寒的人食用。虾米还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铁、钙、磷等物质。
8、板栗
《本草纲目》中指出:“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消肿强心、活血止血,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腿不利、腰膝酸软、小便增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以及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筋骨疼痛、瘀血肿痛等症。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血糖指数低于米饭,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并且板栗中所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能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
9、山药
山药性味甘、平、无毒,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补气、益肺、除湿等功效。可用于久泻不止、脾虚食少。有助消化、敛虚汗、滋养强壮、止泻的功效,主治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便短频、糖尿病消渴、妇女带下、遗精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
10、红薯
《本草纲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红薯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防止便秘,有抗癌、保护心脏、健脾胃、益气力、补虚乏、肥五脏、强肾阴、补中、和血、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能治疗血虚和月经失调、小儿疳积、痢疾和泻泄、遗精和白浊、酒积和热泻、湿热和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