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来自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
本站所展示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如药品信息与您实际购买信息不同,请以实际购买信息为准。请仔细阅读药品、产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医务人员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
通用名称:阿奇霉素肠溶片
英文名称:AzithromycinEnteric-coatedTablets
汉语拼音:AQiMeiSuChangRongPian
本品主要成份为阿奇霉素。
本品为肠溶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口服,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本品需要整片吞服。
成人用量:
①沙眼衣原体或敏感淋病奈瑟菌所致传播性疾病,仅需单次口服本品1.0g;
②对其他感染的治疗:第1日,0.5g顿服,第2-5日,一日0.25g顿服:或一日0.5g顿服,连服3日。
小儿用量:
①治疗中耳炎、肺炎,第1日,按体重10mg/kg顿服(一日最大用量不超过0.5g),第2-5日,每日按体重5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0.25g);
②治疗小儿咽炎、扁桃体炎,一日按体重12mg/kg顿服(一日最大用量不超过0.5g),连服5日。
或遵医嘱。
服药后可出现腹痛、腹泻(稀便)、上腹部不适(疼痛或痉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其发生率明显较红霉素低。偶可出现轻至中度腹胀、头昏、头痛及发热、皮疹、关节痛等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和血管神经性水肿、胆汁淤积性黄疸极为少见。少数患者可出现一过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
对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其他任何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1.进食可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故需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2.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分钟)不需作剂量调整,但阿奇霉素对较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无资料,给这些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时应慎重。3.由于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径,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4.用药期间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反应、Stevous-Jonson综合征及毒性表皮坏死等),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5.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应考虑假膜性肠炎发生。如果诊断确立,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蛋白质等。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
根据国外进行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资料介绍,获得以下有关本品的信息:1.抗酸剂:在探讨抗酸剂与阿奇霉素同时给药的药动学研究中,阿奇霉素的峰浓度大约降低了25%,未见对总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对服用阿奇霉素又需要服用抗酸剂的患者,不应同一时间服用这些药物。2.西替利嗪:健康志愿者同时口服阿奇霉素和西替利嗪(20mg)5天,稳态浓度下两者在药代动力学上无相互作用,亦未观察到QT间期的显著变化。3.去羟肌苷(二去氧次黄嘌呤核苷):与服用安慰剂比较,6例HIV阳性患者每日同时服用1200mg的阿奇霉素和400mg的去羟肌苷并未影响去羟肌苷的稳态药代动力学。4.地高辛:曾有报告,某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影响一些患者的地高辛肠内代谢,因此对同时服用阿奇霉素和地高辛的患者,应注意其地高辛血药浓度有升高的可能性。5.辛多夫定:单剂量1000mg和多剂量1200mg或600mg的阿奇霉素对辛多夫定或其葡萄糖醛酸代谢物的血浆药代动力学或尿排泄几乎没有影响。然而口服阿奇霉素可以增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磷酸化齐多夫定的浓度,后者是临床活性代谢产物这些发现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但对患者来说可能是有益处的。6.阿奇霉素对肝内细胞色素P450系统无显著影响。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等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同,不影响其它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不会因诱导肝内细胞色素P450或通过形成细胞色素代谢复合物而失去活性。7.麦角:由于理论上存在有麦角中毒的可能性,故不主张阿奇霉素与麦角类衍生物同时使用。8.已进行了阿奇霉素与下列主要通过肝内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之间的药代动力学研究。9.阿托伐他汀:每日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与阿奇霉素500mg,对阿托伐他汀的血药浓度没有影响(HMGCoA-reductaseinhibitionassay)(3羟基一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分析)。10.卡马西平:对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同时应用卡马西平和阿奇霉素,对卡马西平及其活性代谢物的血药浓度无显著影响。11.西咪替丁:在单剂量西眯替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在服用阿奇霉素前两个小时用药,未见阿奇霉素的药代动力学有所改变。12.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在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阿奇霉素并不影响口服单剂量15mg的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在阿奇霉素上市后,有报道同时应用阿奇霉素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可使抗凝作用增强。虽然因果关系尚未确定,但是对同时使用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的患者,应注意经常监测凝血酶原时间。13.环孢素:在健康志愿者中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每日口服阿奇霉素500mg,连续3天后再口服环孢素单剂量10mg/kg,环孢素的峰浓度和5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加。故二者同时使用时必须慎重。如必须同时使用,应监测环孢素的血药浓度,以便相应调整剂量。14.依非韦伦:同时应用阿奇霉素(单剂600mg)和依非韦伦(每天400mg,共7天),未发现具有显著临床意义的药代动力学改变。15.氟康唑:同时应用单剂氟康唑800mg与单剂阿奇霉素1200mg,未见氟康唑的药代动力学有明显改变,阿奇霉素的总暴露量和半衰期也无改变,血药峰浓度则降低18%,但无显著临床意义。16.茚地那韦:同时应用单剂量的阿奇霉素1200mg.对于茚地那韦(每天3次,每次800mg,连续5天)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17.甲泼尼龙:在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阿奇霉素对甲泼尼龙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影响。18.咪达唑仑:健康志愿者同时使用阿奇霉素(500mg/天,共3天)和眯达唑仑(单剂15mg),后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无显著改变。19.奈非那韦:同时应用阿奇霉素1200mg和奈非那韦(750mg,每天3次给药,直到达到血药稳态浓度为止)。未发现具有显著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所以不需要调整剂量。20.利福布丁:本品与利福布丁合用对两者的血清浓度均无影响。阿奇霉素与利福布丁合用时,会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虽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使用利福布丁有关,但是否与阿奇霉素合用有关尚无定论。21.西地那非:在健康男性志愿者中进行的研究中,尚无证据表明阿奇霉素(每天500mg,共3天)对西地那非或主要循环代谢产物的血药峰浓度、药时曲线下面积有影响。22.特非那丁: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阿奇霉素与特非那丁之间无药物相互作用。虽两者相互作用的病例罕有报道,而且这种作用的可能性亦不能完全排除,可仍无特定证据表明这种相互作用发生过。23.茶碱:在健康志愿者中阿奇霉素与茶碱无相互作用。24.三唑仑:与服用安慰剂相比较,14名健康志愿者同时服用阿奇霉素(第1天500mg,第2天250mg)与三唑仑(第2天给予0.125mg),对三唑仑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25.TMP/SMZ:每日服用TMP/SMZ160mg/800mg,连续7天,并在第7天同时服用阿奇霉素单剂量1200mg,测得TMP/SMZ的血药浓度,总暴露量和尿清除率均无显著改变。阿奇霉素的血药浓度亦与其他研究中相仿。
阿奇霉素为氮杂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敏感维生素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但不影响核酸的合成)。体外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阿奇霉素对以下多种致病菌有效:革兰阳性需氧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酿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阿奇霉素对耐红霉素的革兰阳性菌有交叉耐药性。大多数粪链球菌(肠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革兰阴性需氧微生物: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其他微生物:沙眼衣原体。体外实验和临床研究已证实,阿奇霉素可预防和治疗鸟胞内分支杆菌复合体(由鸟胞内分支杆菌和胞内分支杆菌组成)引起的疾病。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影响阿奇霉素的活性。对以下微生物已有体外研究结果,但是其临床意义尚不清楚,包括链球菌属(C、F、G)草绿色链球菌、百日咳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杜克嗜血杆菌、嗜肺性军团菌、双路普雷沃氏菌、产气荚膜梭菌、消化链球菌属。包柔螺旋体、肺炎支原体、梅毒螺旋体、解脲支原体等。
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0.25g
铝塑泡罩板,每板6片,每盒1板,每盒2板。
24个月。
国药准字H20090060
2010年04月30日
企业名称: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简称:华北制药
流感潜伏期有什么症状流感的全称是流行性感染,是指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传播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在人群中传播。
流感流感和禽流感的区别1、流感有疫苗,禽流感尚无疫苗是现在有效预防流感的方法之一。
流感 禽流感 胸膜炎流感是否会引起胸膜炎胸膜炎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它大多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胸膜而引起的炎症。一般肿瘤、结核、肺感染以及其他类型的感染会导致胸膜的感染,引起胸膜炎。
流感 胸膜炎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普通感冒和流感是两种危害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的疾病,普通感冒属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种,而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可以引起暴发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禽流感的症状表现有哪些甲型流感的症状有哪些1、甲型流感具有很强的潜伏期,以数小时或者数天不等,最长可以长达21天,潜伏期的长短是受很多种因素影响的,比如病毒的毒力以及感染病毒的数量和人体的抵抗力
甲型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流感疫苗有必要打吗如有疑问请拨打电话咨询:400-7000-690
点击查看条形码商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表示商品代码的条码符号,包括零售商品、储运包装商品、物流单元、参与方位置等的代码与条码标识。
通过扫描商品条码,可以查找到该商品的相关信息,如生产商、规格、数量、价格、生产日期、防伪信息等等,商品条码本身是不包含这类信息的,它相当于进入商品信息数据库的“关键字索引”。
在我国,企业若要使用商品条码,可到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站(http://ancc.org.cn/)在线办理,或通过所在地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分支机构(http://www.ancc.org.cn/Org/Branch.aspx)办理。
其中:
“690”为前缀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分配; 目前,我国商品条码前缀码为690-696。点此查询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条码前缀码 (http://www.ancc.org.cn/Service/queryTools/GS1PrefixCode.aspx )
“6901234”为厂商识别代码,由所在国家或地区编码组织分配,国内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分配;
“56789”为产品项目代码,由企业自行分配;
“2”为校验位,由标准算法计算得出。
如美国产商品的商品条码是以“0”开头,法国是3,中国是6,智利是7,西班牙是8,澳大利亚是9等。如果不符合以上规律,则为假的进口商品吗?
商品条码只反映其持有者是在哪个GS1 编码组织注册的厂商识别代码,并不表示产品的生产地。 根据GS1国际编码组织管理准则,商品条码最好以所在销售国的条码为主,但同时也允许以原生产国条码为产品的商品条码。我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也有规定:“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合法资质证明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可以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依照此条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具有合法资质的外国企业,同样可以在中国申请以“690~696”为开头的厂商识别代码。因此,商品条码并不代表产品的原产地,只反映管理该商品条码的所在国家或地区的GS1编码组织。
在超市买东西时都会看到商品条码的影子,刚买的药盒上却没有商品条码,肯定是假冒的?
商品条码符号是将商品的代码“翻译”成宽窄不同的“条形码”,供机器识读。这个商品代码是访问电脑信息数据库的“钥匙”,通过这把“钥匙”,消费者可以查找该商品的相关信息,如生产商、规格、数量、价格、生产日期、防伪信息等,但商品条码本身是不包含这类信息的,无法直接判断商品的真假。目前,商品条码已经在食品药品安全追溯领域有了不少应用。如果建立了基于商品条码技术的产品追溯系统,并且采集了产品在流转供应链条上的有关信息,通过商品条码进行查询,是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生产厂家、保质期、批号、成分等信息的,进而帮助消费者辨别产品的真伪。
药品与其它商品略有不同,有时包装上会看到两个条码。一个为20位数字,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为每件药品赋予的标识,详情点击http://www.drugadmin.com;另一个为13位,是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用于快速消费品、药品、医疗器械等多种产品,已在全球150多个国家20多个行业成熟应用40余年,详情点击http://healthcare.an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