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全部药品 > 西药 > 病毒性感冒 > 氨金黄敏颗粒(太福)
温馨提示: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氨金黄敏颗粒(太福)

OTC(甲类) 非医保药物 非基本药物
  • 适应症:

    感冒,流行性感冒,头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

  • 主要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150毫克,盐酸金刚烷胺50毫克,人工牛黄10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辅料为蔗糖、聚维酮K30、柠檬黄、草莓香精。

  • 功能主治:

    ...[详情]

  • 用法用量:

    口服,温水冲服。...[详情]

  •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46526

  • 生产企业:

    海南百信药业有限公司制药厂

  • 价     格:

    ¥14.15

  • 相关标签:

声明:本站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来自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

本站所展示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如药品信息与您实际购买信息不同,请以实际购买信息为准。请仔细阅读药品、产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医务人员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

氨金黄敏颗粒(太福)

OTC(甲类) 非医保药物 非基本药物
  •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氨金黄敏颗粒
    商品名称:太福
    英文名称:Paracetamol,AnantadineHydrochloride,ArtificidCow-bezarandChlorphenamineMdeateGranules
    汉语拼音:AnjinhuangminKeli

  •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150毫克,盐酸金刚烷胺50毫克,人工牛黄10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辅料为蔗糖、聚维酮K30、柠檬黄、草莓香精。

  • 性状

    本品为黄色或淡黄色的颗粒,无臭、果味。

  • 功能主治

  • 用法用量

    口服,温水冲服。
    12岁以下儿童见下表:
    年龄(岁)体重(公斤)一次用量(包)次数:
    1-3岁,10-15kg,0.5-1,一日3次;
    4-6岁,16-21kg,1,一日3次;
    7-9岁,22-27kg,1.5,一日3次;
    10-12岁,28-32kg,2,一日3次。

  • 不良反应

    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 禁忌

    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2.因缺乏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新生儿和1岁以下婴儿禁用本品。

  • 注意事项

    1.用药3-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2.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3.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4.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5.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精神病史或癫痫病史患者慎用。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不应与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及氯霉素同服。2.长期服用本品或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同服有增加肾毒性之危险。3.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药理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解热镇痛作用;金刚烷胺可抗“亚-甲型”流感病毒,抑制其繁殖;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症状;人工牛黄具有解热镇惊作用。

  • 贮藏

    遮光、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

  • 规格

    复方制剂

  • 包装规格

    复合膜袋包装,18袋每盒

  • 有效期

    24个月。

  •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46526

  • 说明书修订日期

  •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海南百信药业有限公司制药厂
    企业简称:百信药业

相关文章

  • 病毒性感冒症状有哪些? 病毒性感冒发烧怎么办?

    病毒性感冒症状有哪些?1、普通感冒,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

    病毒性感冒
  • 病毒性感冒病人的饮食宜忌

    1、醋熘土豆丝:做法:将切好的土豆丝放入清水中过一遍,去掉其粉质,防止抓锅底,用料与醋熘白菜相同,但不需勾淀粉。2、白菜萝卜汤: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萝卜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后,加红糖适量

  • 病毒性感冒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 病毒性感冒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一)中耳炎:高烧不退(超过三天以上)、耳朵痛、幼儿烦躁、搔抓耳朵。(二)鼻窦炎:流鼻涕超过十天没有改善迹象,且黄绿色的浓稠鼻涕伴随咳嗽、严重鼻塞、头痛。(三)肺炎:高烧不退且咳嗽加剧、呼吸急促、食欲减退

  • 病毒性感冒的中医辨证治疗

    (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药品图片

条形码查看

  • 商品条码号6922674223179
  • 商品名称氨金黄敏颗粒(太福)
  • 公司名称海南百信药业有限公司制药厂
  • 参考价格¥14.15元
  • 产品规格复方制剂
  • 包装单位复合膜袋包装,18袋每盒
  • 备注信息国药准字H20046526

关于扫码那些事:

1. 什么是商品条码?

商品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表示商品代码的条码符号,包括零售商品、储运包装商品、物流单元、参与方位置等的代码与条码标识。
通过扫描商品条码,可以查找到该商品的相关信息,如生产商、规格、数量、价格、生产日期、防伪信息等等,商品条码本身是不包含这类信息的,它相当于进入商品信息数据库的“关键字索引”。
在我国,企业若要使用商品条码,可到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站(http://ancc.org.cn/)在线办理,或通过所在地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分支机构(http://www.ancc.org.cn/Org/Branch.aspx)办理。

2. 商品条码的数字都是什么意思?

其中:
“690”为前缀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分配; 目前,我国商品条码前缀码为690-696。点此查询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条码前缀码 (http://www.ancc.org.cn/Service/queryTools/GS1PrefixCode.aspx )
“6901234”为厂商识别代码,由所在国家或地区编码组织分配,国内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分配;
“56789”为产品项目代码,由企业自行分配;
“2”为校验位,由标准算法计算得出。

3. 从商品条码头几位数字可以确定产品是进口还是国产?

如美国产商品的商品条码是以“0”开头,法国是3,中国是6,智利是7,西班牙是8,澳大利亚是9等。如果不符合以上规律,则为假的进口商品吗?

商品条码只反映其持有者是在哪个GS1 编码组织注册的厂商识别代码,并不表示产品的生产地。 根据GS1国际编码组织管理准则,商品条码最好以所在销售国的条码为主,但同时也允许以原生产国条码为产品的商品条码。我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也有规定:“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合法资质证明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可以申请注册厂商识别代码。”依照此条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具有合法资质的外国企业,同样可以在中国申请以“690~696”为开头的厂商识别代码。因此,商品条码并不代表产品的原产地,只反映管理该商品条码的所在国家或地区的GS1编码组织。

4. 看商品条码判断产品真假?

在超市买东西时都会看到商品条码的影子,刚买的药盒上却没有商品条码,肯定是假冒的?

商品条码符号是将商品的代码“翻译”成宽窄不同的“条形码”,供机器识读。这个商品代码是访问电脑信息数据库的“钥匙”,通过这把“钥匙”,消费者可以查找该商品的相关信息,如生产商、规格、数量、价格、生产日期、防伪信息等,但商品条码本身是不包含这类信息的,无法直接判断商品的真假。目前,商品条码已经在食品药品安全追溯领域有了不少应用。如果建立了基于商品条码技术的产品追溯系统,并且采集了产品在流转供应链条上的有关信息,通过商品条码进行查询,是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生产厂家、保质期、批号、成分等信息的,进而帮助消费者辨别产品的真伪。

5. 药品包装上有两个条码,都是商品条码吗?

药品与其它商品略有不同,有时包装上会看到两个条码。一个为20位数字,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为每件药品赋予的标识,详情点击http://www.drugadmin.com;另一个为13位,是国际通用的商品条码,用于快速消费品、药品、医疗器械等多种产品,已在全球150多个国家20多个行业成熟应用40余年,详情点击http://healthcare.ancc.org.cn

相关药品

药品品牌专区

知名药企热度排行

MORE

健康观察室

健康观察室

药品热度排行

MORE

常见疾病

内科
外科
加载更多常见疾病
声明:本站仅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服务,不提供任何药品交易服务,价格信息均来自具备合法资质的网上药店。
本站所展示药品信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如药品信息与您实际购买信息不同,请以实际购买信息为准。请仔细阅读药品、产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医务人员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禁忌内容或者注意事项详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