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来说,把苹果加热一下再食用,更适合老年人和消化不良者。无论煮、蒸,还是烤,苹果的营养素都没有太大的损失。苹果中的钾和膳食纤维不会因为加热而损失,它们是热稳定成分;多酚类物质在短时间加热的条件下,含量甚至还会略有上升;而苹果皮中的果胶会逐渐溶出,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苹果中的糖分不会被加热破坏,甚至有可能因为加热而形成少量低聚糖。
水果加热后,膳食纤维被软化,可减少对肠胃的刺激性,更适合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以及经期女性、产妇、牙病患者等。冬季,如果担心水果凉,可以把水果切片用热水泡一下,或微波炉略微加热后食用。
4.食用油燃烧变黑说明是“问题油”
流言:
食用油过度加热后,如果变成了类似沥青的黑色物质,说明掺杂了不安全的物质,属于“问题油”。
真相:
所有食用油在过度但不完全燃烧后,都会发生一系列裂变聚合反应,形成一层黑色胶状物,这是正常现象,是油脂的共性,并非食品安全问题。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由甘油和脂肪酸两部分组成。食用油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甘油三酯就开始氧化裂解,产生一些小分子的挥发性物质,即人们俗称的油烟。一般来说,植物油产生油烟的时间节点即烟点,与食用油的种类、精炼程度有关,精制油的烟点通常在200℃左右。
继续加热到300多℃,就达到了油的燃点,食用油就会燃烧,即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存在大量双键(脂肪酸有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之分),在燃烧发生氧化裂解的同时,还会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分子量较大的物质,即网友所说最后呈现的沥青状黑色胶状物。这种物质其实是植物油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形成的单体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