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皮肤瘀青、牙龈出血?可能是血小板在“报警”!

四、ITP如何治疗?

1、并非每一位确诊患者都需要治疗。ITP的治疗并不追求将血小板数值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内,当血小板数值>30×109/L,无出血风险因素时,可暂时观察随访。

对存在出血风险患者,血小板治疗目标可提升为血小板计数>50×109/L,如果患者为高龄、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需要进行有创操作甚至手术时,则需要将血小板计数提升至更高的水平。

2、西医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利妥西单抗、免疫抑制剂等单独或联合应用。效果不佳时需行脾脏切除术或一些新型药物的治疗。

3、中医治疗:ITP属于中医“紫癜病”病证范畴,主要病机可以概括为“气虚”、“阴虚”、“血热”和“血瘀”,病初以火热邪气偏甚,迫血妄行而血离经外溢;后期由实转虚,损及气血阴阳,脾肾耗损,生化统摄失职而血不归经。主要有四种证型:气虚不摄证、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瘀血内阻证。

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多靶点、多途径组方,急则止血,缓则补本,在动态的病情变化中辨证施治,审证求因,标本兼顾。治疗ITP具有独特的优势。

4、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到目前为止,ITP尚无根治的手段与方法。西医治疗见效快,但容易反复,长期用药毒副反应大,新的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价格昂贵,患者经济负担重。长期临床实践已确立中医药在ITP治疗中的地位:

一方面对于无严重活动性出血仅自觉疲乏、老龄或难以耐受大剂量或长期激素、丙种球蛋白、手术治疗者,中医治疗可作为首选。

上一页2/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