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并发肺炎的病情进展可能非常迅速,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如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慢性病患者等)。这些人群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无法有效抵抗病毒和细菌的侵袭,病情可能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公开报道显示,大S常年身体不佳,患有心脏病、癫痫等多种基础疾病,有过多次就医抢救经历。这些基础疾病,也是导致她无法抵抗流感病毒的重要原因。
总之,流感虽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它会作为一个比较明确的诱因,加重并发疾病,导致严重的后果。
2、预防流感,这些事很重要!
1)高危人群,每年都有必要打流感疫苗
在众多预防措施中,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变化,容易产生新的变异毒株。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会根据全球监测结果判断第二年可能流行的病毒株,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制备流感疫苗。也就是说,每年的流感疫苗都可能不同。此外,接种流感疫苗产生的免疫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接种最新的疫苗可以提供最有效的保护,因此建议每年都打流感疫苗。
我国推荐孕妇、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风险人群和医务人员为优先接种人群。此外,护理人员、6月龄以下护理人员及家庭成员、教师和学生、生活在拥挤环境的人群(如宿舍、监狱)、免疫系统受损人群(如癌症患者、器官移植接受者、HIV/AIDS患者),也应当接种流感疫苗,获得保护。
2)日常防护需要注意“4件事”
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快速有效降低室内病原体含量。
佩戴口罩,非必要尽量少去人群密集且通风相对受限的地方。当发现自己有呼吸道症状时,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或前往公共区域时也应佩戴口罩。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尽量不要用未清洁的手接触眼、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者肘部遮挡口鼻;不随地吐痰。
做好清洁与消毒,必要时可加强清洁与消毒频次。
此外,当怀疑自己感染流感,并感到呼吸困难时,应毫不迟疑地前往医院就诊。还要保证良好的休息,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居家隔离,这对于身体恢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