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男子拳击课后猝死,又是谁的“锅”?

近期,新闻报道了一则运动后猝死的案例。一位男士像往常一样到健身房上拳击课,一顿操练下来已是汗流浃背,岂料休息调整之际突然不适倒地,然后就不省人事了。虽经过抢救,但还是没能挽回生命。患者家属为此还将健身房诉至法院,而法院经调查后认为死者本身就有心脏病史,却仍坚持剧烈活动,要承担主要过错。

运动虽好但别踩“红线”

运动本身其实并没有错,强身健体本来就是我们一直提倡的,重点在于要把握好运动时机和运动强度。身体允许的时候就活动一下,但不可一味追求高强度锻炼。

游泳、打球、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是人们最热衷的有氧运动,也是最常见的运动,既可强身健体,也能燃烧脂肪。

不过随着运动强度不断增大,心脏负荷也会越来越重,一旦突破身体耐受极限,就有可能诱发猝死。为了规避超负荷运动风险,专家划定了一条运动时的“红线”——最大心率。运动时心率超过“最大心率”,容易发生意外。

记住这个公式算出你的“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指的是进行运动负荷时,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耗氧量和心率也增加,在最大负荷强度时,耗氧量和心率不能继续增加时心率达到的最高水平。大家可以记住计算公式:成年人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在运动过程中,人的心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慢慢增大。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运动是比较合适的,也就是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0%-80%。如果继续上运动量,心率会持续增加,当心率超过最大心率的80%甚至更高时,发生心血管异常的可能性就增大了。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猝死有诱因五种情况别剧烈运动

上一页1/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