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
在寒露时节,气温逐渐下降,脚踝部位容易受到寒邪的入侵。若长期受寒,可能导致阳气不足,出现怕冷、四肢发凉等症状。寒邪还会阻滞气血运行,导致出现气滞血瘀的情况。
保暖tips:寒露时节,注意不裸露脚踝。可用温热的水桶或浴盆盛满温水,将脚踝浸泡其中,温热水的刺激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提高脚踝的温度。
通过艾灸热熏温热脚踝,促进气血循环。在艾灸前,可以在脚踝周围涂上少许姜汁或者姜油,使用适量艾条进行艾灸。
寒露时节,保暖很重要,除了上述的保暖要点,还可以通过食补进行养生。鸭肉、海参、黄芪、麦冬、沙参等为此时席上佳品,鸡肉、牛肉、鸽肉、当归、熟地等较为偏温热之品也可适当食用。
(本文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王彬、医生李恪丞进行科学性把关)
·寒露节气皮肤干燥,皮肤瘙痒,该如何补水护肤?
·寒露节气如何泡脚,避免手脚发凉?
·哪些茶饮、养生汤可以补气还不容易上火?
·寒露时节手脚发凉,可以通过按揉哪些穴位来缓解?
一年有四时变化,有24个节气的更替,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气候,这些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个人健康手册(二十四节气)》系列,是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邀请知名中医专家,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通过防病调理、饮食养生、运动按摩等,调整人体节律,平衡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应,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想了解更多寒露养生知识,请点击查看《个人健康手册(二十四节气·寒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