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根据《新冠病毒感染者就医指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出现这些情况,提示有可能发生重症:第一,出现气促,呼吸频率≥30次/分;第二,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指数≤93%;第三,动脉血氧分压除以吸氧浓度≤300mmHg;第四,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大于50%。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之一就要考虑可能正在转为重症,建议要尽快入院。
延伸阅读
为什么不出门也感染?味觉、嗅觉几天能恢复?专家解答十大热点问题
随着这一波奥密克戎BF.7变异株的感染者度过感染期,一些与“阳过”“阳康”相关的疑问也困扰着康复者。长江日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于12月22日专访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文丹宁。文丹宁也是新冠肺炎省市联合专家组成员,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20余年,参与了“非典”“禽流感”“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救治工作。
1.现在武汉流行的奥密克戎是哪一种病毒株?与其他变异株有什么不同?
文丹宁:从2022年2月份开始,我们收治的病人感染的病毒株都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经历了BA.1、BA.2、BA.5,直到现在的BF.7,出现了一些小的变异,症状也不尽相同。
这一次感染后很多人都出现了症状,主要是发热,咳嗽,肌肉酸痛,咽干、鼻塞、腹泻等等相关的症状,但更多的是集中在上呼吸道,出现肺炎的情况有,但是比较少,这是跟以前的毒株不一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