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正确渠道获取准确信息
居家期间,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
然而「掐头去尾的新闻」、「片面曲解的新闻」、「恶意阴谋论的新闻」让很多人深信不疑并持续传播,这也是导致许多人愤怒、焦虑的原因。
尽可能在「区分观点和客观事实」的前提下「独立思考」吧!
对于那些信源不明、无数据支持、仅为宣泄情绪诞生的信息,不看、不信、不传。
通过权威信息平台来获取相应信息,化恐慌为平静,认真、科学、适度的做到自我保护。
允许负面情绪的存在
情绪是我们的心灵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就像需要氧气和水一般,我们需要情绪,需要所有情绪。
学会接纳负面情绪,可以从进行心理上的自我引导或积极暗示做起。
比如「虽然居家办公会导致工作不方便,但减少了上下班通勤的时间,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目前我没有办法出门,可是家里有吃有喝,生活没有任何影响,真不错」;「有人遭受疫情次生灾害,我希望远远为他们祈祷和祝福,并且更好的照顾自己」。
当你感到处在崩溃边缘,马上放下手机,站起来,洗个舒服的热水澡,唤起身体感受,整理纷乱的房间,站在窗边感受阳光的照射,感受太阳带给皮肤灼热的温暖。
是的,我们还健康的活着,这就是于己最崇高的意义。
审核医生:彭旭
责任编辑:刘岩
插画:李大姑娘
免责声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适的健康信息,内容均为科普知识介绍,不含有推荐、证明等广告属性。科普内容不能代替任何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有需求请您及时就医。作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现极限词,为医生临床经验中的个人认识或学界共识,是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其客观重要性的表述,无广告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