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工业企业受到疫情的影响程度在不断的降低,在行业层面,2022年2季度医药工业发展指数为124.2,在2021年Q2疫情相关产品出口高基础上同比下降13.8%,已经回落至常态,从子行业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化药及中药已经是回落至常态,而原料药、生物药及卫生材料三大领域仍然受到疫情影响。
图2
:2019Q1-2022Q2医药工业发展指数
数据来源
:中康CMH
表1
:2019Q1-2022Q2医药工业六大子行业发展指数
数据来源
:中康CMH
创新驱动百强榜演变
子行业相关公司受政策边际影响下降
医药工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中以内资企业为主,内资约占80%,较于去年整体相差不大,以阿斯利康为首的罗氏、辉瑞、拜耳、诺华、赛诺菲为辅的外资龙头,在国家带量采购的背景下,也纷纷加注加大对中国区的创新力度,维持住了其工业排名。
医药工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以化学药为主的企业有50家,中成药为主的企业26家,生物药品为主的企业24家,去年生物药品为主的企业少于10家,医药工业综合竞争力百强榜中生物药品占比迅速提升,一方面是因为部分疫苗公司借助新冠疫苗或重磅单品而上榜,如科兴生物、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另一方面部分生物创新药公司的产品开始放量而进入榜单,如康方生物、微芯生物。
通过医药工业子行业发展指数也可以看出,医药工业六大子行业中的生物药品制造行业发展指数在新冠疫苗获批及大量居民接种后,2021Q2迅速达到峰值405.6,随着众多居民不断接种新冠疫苗,生物药品制造行业逐渐由峰值不断回落,在2022Q2的时候回落至162.2。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行业也是新冠主要受益行业,该行业发展指数是随着疫情不断反复而不断波动,2020年第2-4季度,行业发展指数持续维持在180以上,2021年第1-3季度较于2020年2-4季度有所回落,2021第4季度到2022第2季度受国内疫情零散爆发的情况下有所上升,但仍然领先于生物药品制造以外的其它子行业。
表2
:2019Q1-2022Q2医药工业子行业发展指数
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