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初,西澳大利亚的地图上有个毫不起眼的小点——威特努姆,这是一个十分偏僻贫穷的村庄。
但在1938年,二战期间,威特努姆的命运却因为石棉迎来了“新生”。
石棉:致命的宝藏
石棉是一种形似纤维的矿物,它能防火、阻燃、绝缘、隔音、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还耐磨。
由于价格便宜,适用性广,在生活中与石棉相关的制品有近3000多件,多用于建筑、机械、化工等行业。
如果能发现石棉矿,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而威特努姆撞上了“好运”,有人陆续开采出了性能优异的石棉,发现这里藏着一个储量丰富的石棉矿,可以给这个村庄带来巨大的财富。
威特努姆
威特努姆因此聚集了大量人口,变成了一个2万多人居住的繁荣城市,并用石棉来铺设学校操场、城市道路、人行道、停车场、马场等。
可好景不长,石棉渐渐露出了“獠牙”。
首先是部分旷工,不约而同地出现咳嗽、发烧、胸闷等症状。
起初,大家以为是小感冒,但在发现无论吃药还是打针,都无法改善状况时,大家终于明白他们被更凶险的病魔缠上了。
反复咳嗽、呼吸不顺,那些患病的人可能从来没想过连呼吸都能变成一个困难的事。。
当越来越多的工人死亡后,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开采的石棉正在夺去他们的生命。
一级致癌物有多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