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应对猴痘疫情输入风险,我国已未雨绸缪

吴尊友认为,猴痘历史上并不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但欧美国家报告病例中,约95%的病例经由性行为感染猴痘,其中,男-男性接触者的猴痘感染风险最高。中国大陆最早受到猴痘疫情袭击的极有可能会是男-男性行为人群,然后,向其他人群扩散。由于传播方式限制,其传播速度、波及的人群范围,远远不会像新冠肺炎那样流行。

国家感染病临床研究中心、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首届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卢洪洲教授向界面新闻介绍,其团队牵头、联合上海复旦大学及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行的研究显示,此次暴发的猴痘男-男性行为人群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不一,许多病例的症状并不典型。

卢洪洲介绍,研究发现,因为猴痘的一些皮疹表现和某些性传播疾病的皮疹很相似,男-男性行为人群的猴痘误诊率可能比普通人群更高,导致猴痘确诊或者疑似病例不能被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增加了人群传播风险。另一方面,男-男性行为群体中人群互动性高的特点也使得他们在感染猴痘后有更高的传播风险。

卢洪洲表示,在防控猴痘疫情时,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猴痘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将有助于病例早期发现和报告。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系统,以实现猴痘病例的早期发现和密切接触人群追踪。

魏晟介绍,目前外防输入主要是入境人员的监测。7月24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指出,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身体大范围皮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此外,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且有染疫或染疫嫌疑的交通运输工具的承运人以及集装箱、货物的货主等责任人,应按规定程序实施卫生处理。

上一页2/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